八月桂花香的诗句六篇

2024-01-03 诗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月桂花香的诗句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

  (一)

  师:这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散文。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板书:情】请你静静地读,在那些特别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作者写桂花雨时的那种情思吗?

  生:(纷纷发言)甜,柔,乐,美,香……【板书:香、乐、甜……】

  师:作者写摇桂花,集中写了三个自然段。请你用心读一读,怎么写出香?怎么写出乐?怎么写出甜的?

  生:(默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你对这三个字的感受。先谈这个“香”字。

  生:(朗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我觉得桂花开得最茂盛时很香,香飘十里,每家都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于是,我也闻到了桂花的香味,就像桂花真的就在我们旁边一样。

  师:“不说香飘十里”,有没有“香飘十里”?

  生:没有,但是非常的香。

  师:有一个字说它真的“香”?

  生:是“浸”字。

  师:我们写“香”一般用“飘”的,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板书:浸】

  生:就是很香很香,整个宅院都浸在香味里了。

  师:我们看,这个“浸”字是什么旁?

  生:三点水。

  生:是浸在水里的意思。

  师:对,淹没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

  师:摸得着吗?

  生:摸得着。

  师:桂花的香期=气看得见吗?摸得着吗?

  生:看不见,摸不着。

  师:那现在用了一个“浸”呢?

  生:香气就变得好像看得见了,摸得着了。

  师:真的吗?

  生:(笑了)

  师: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柔一些。谁愿意读一读?

  生:(朗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真好!太投入了!(掌声)除了这个“浸”字传神,还有表现香的吗?

  生:(朗读)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我感觉香味特别多,整个村庄都是香味。这里的“沉浸”也是说很香很香。

  师:【板书:沉浸】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这里是说用桂花做了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一直留着,所以很香。

  师:一直留着?不会坏掉吗?

  生:哦,都吃了。泡茶喝了。

  师:对了呀,吃了,喝了,香味却永远留在心里了。全村的人都相互送桂花做的食品,今天这家做了送那家,明天那家做了送这家。弥漫在村子里的,有那桂花的香味,还有那浓浓的乡情啊!谁来读好这一小节?

  生:(读得很深情,众掌声)

  师:读得真好!还有描写香的吗?

  生:(朗读)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

  师:好香的雨啊!是好香的——

  生:桂花雨!

  师:想像一下当时摇落桂花是,那纷纷扬扬的情景,大声喊道——

  生:(齐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众掌声)

  师:这个“香”字中还包含——

  生:快乐。

  生:甜蜜。

  师:花香之中,蕴含着摇花的快乐,心里的甜蜜。香→乐→甜,再读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都融在了一首小诗中。读——

  生:(齐读)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二)

  师:桂花香,摇花乐,入梦甜。我们从“香”字中读出了“乐”,读出了“甜”,那是留存在作者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情思!你还能从这个“香”字中读出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别样的情思吗?用心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

  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我读出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师:这里的“外地”是指杭州。【板书:杭州】作者出生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十二岁那年举家搬迁到杭州,再没回去过。杭州的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真的是香飘十里!满觉陇的桂花和龙井的茶是最香的。那么真的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生:这是对家乡的思念。

  师:比的是什么呀?

  生:非常怀念自己家乡的那种深厚感情。

  师:听到了吗?听到什么了?

  生:感情。

  师:对啊!母亲比的不是桂花的香味是浓还是淡,比的是感情的深还是浅!

  生:母亲对家乡的感情深,所以觉得故乡的桂花香。

  师:一深一浅,一浓一淡。谁来把这种浓浓的乡情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众掌声)

  师:这里仅仅是母亲思乡情深吗?老师告诉你,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1949年33岁时离开家乡到了台湾,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也再也看不到她的父亲和母亲,再也看不到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小诗了(生齐声念诗)……你能看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吗?

  生:悲伤。

  生:忧愁。

  生:流泪了。

  生:思念……

  师:思念是什么滋味?你们离开过家乡吗?

  生:我离开过家乡两个月。

  师:有感受吗?

  生:有,就是非常非常想回家,想看看自己的亲人,想看看自己住过的地方,很怀念。

  师:这就是花香之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板书:乡愁】

  师:(深情地范读最后两小节,众掌声)

  (三)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师:(插话)有三个字要强调!

  生:最喜欢。

  生:(继续读)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苯苯拙拙的。

  师:(插话)那种树更好看?

  生:梅花树。

  生:(继续读)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

  师:(插话)“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

  生:好看!

  师:“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单调了。

  生:没有花,只有叶子就不好看了。

  生:(继续读)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师:(插话)桂花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细了,找都找不到。

  师:树、叶、花,都不好看!不好看干嘛还要写呢?

  生:为了突出花的香气。

  生:为了衬托花的香气迷人。

  生:为了写花香作埋伏。(众笑)

  师:这叫“伏笔”。

  生:(继续读)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桂花非常香,虽然和繁花相比它不好看,但是它的香气味太迷人了。

  生: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说的非常好,给他掌声。(众鼓掌)作者爱桂花,【板书:爱】爱的正是桂花的香!因为爱得真切,爱得深沉,爱得魂牵梦萦,所以,在台湾,一闻到桂花飘香,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想起了童年时那阵阵的——

  生:桂花雨。

  师:桂花雨,桂花真是——(指板书)

  生:香的雨!

  师:给人带来——

  生:乐!

  师:给人带来——

  生:甜!

  师:给人带来淡淡的——

  生:乡愁!

  师:所以,【板书:桂花还是家乡的香】请你仿照着写几句话,也能表达对家乡的一种感情。

  生:(纷纷动笔)

第二篇: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吗?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些什么有趣的事?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你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3、快速默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那些要求?

  4、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展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展示自学的生字词

  (三)、品读语句悟情感

  1、看“摇花乐”的图片,分小组读并画有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⑴“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⑵“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换成是你,你将会怎样的喊?

  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大家一起喊。分组读,评议,

  2、全段以“乐”字为线索,“摇桂花”不仅乐了“我”的一家,也乐了乡亲们。再让学生美美地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以至于背诵这一段。

  3、品读体会并诵读

  [1]学生自读课文的7、8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①东西是自己的好;②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她生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小伙伴讨论、交流。接着进行说话练习:外地的环境好,还是( )。外地的生活好,还是()。然后抽生读7自然段读出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

  (五)拓展练习。希望学生能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完成读写结合的迁移。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童年的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一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教学本课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读中想象当时的情景,“摇桂花”这一段是课文内容的重点,追忆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欢乐情景。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如“我又想起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感悟重点语句的含义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让同学间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摇花带给作者的快乐,以及无穷的回味。

  在整个研读、教学、评课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从整体入手到部分,从一个中心句打开教学,很多课文都是可以这样的。这一课的教学,对于指导学生朗读是个进步,讲究了策略,但还是做得不够放,受了教案的制约,还是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磨练。

第三篇: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

  “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千山秋。”下午我们和翟老师一起去白庄村去观察丹桂,丹桂又叫“木樨”。

  我们刚来到那里,那些桂花像是红色的丹药。感觉就像是太上老君炼了许多药,结果都过期啦,然后把它们扔到桂花树上了。还像一只只蝴蝶在树枝上飞舞,那样子好看极了!近看我看才明白。唉!原来是许多橙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迷人的香味。因为丹桂飘香,所以说丹桂的香味应该香的令人着迷。丹桂还是花中仙品,因为我觉得它有令人喜欢的花语:永伴佳人、你身上的香味与桂花一样宜人。

  考试成绩优异,就被称为“折桂”,还有“蟾宫折桂”这一个典故。一个叔叔摇了摇桂树,结果就下起了桂花雨。桂花雨落到同学们的头上,落到同学们的衣服上,就仿佛是同学们衣服上跟头上的图案。但是我发现每一朵桂花都是四片花瓣,而且手一碰还很容易掉下来。

  还有一个关于桂花的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她先给乞丐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乞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我求求你了,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可是再想想,总不见死不救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后来汉子又不见了。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见一位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眼,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品。”我喜欢丹桂!我喜欢它那美好的祝福。

第四篇: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学实录开始

  师:你们熟悉桂花吗?谁来讲讲桂花?

  生:桂花颜色有很多种,有红色的,有黄色的。它的花瓣是十字形的。

  师:是的它有很多种颜色,有乳白色的,有橙色的,有黄色的。

  生:桂花特别香。

  师:它有淡淡的特别的香味。

  生:桂花有很多品种。有丹桂,有金桂。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一生漂泊,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17岁跟着亲人来到杭州,32岁迁居台湾,60多岁定居美国,84岁回到了故乡温州。今年89岁。正是这样一位老人,凝望着这小小的桂花,正是这她小时候深爱过的——

  生(齐读):桂花雨。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认真、大声地朗读。开始。

  (生不自觉地齐读,师指出按自己的节奏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成熟的时候就要摇。

  生:桂花可以泡茶,做糕点。

  生:桂花在中秋节前后盛开。

  生:如果让它落在泥土里,或是风吹落的,比摇下来的香味淡多了。

  生:作者特别喜欢家乡的桂花。

  生:母亲很想念家乡的桂花。

  师:是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课文倒数第二小节):我念中学的时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我们一起来读母亲说的话。

  (师读提示语,生齐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谁能读懂“这里的桂花”?

  生:“这里的桂花”是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师:是啊,哪一个句子?把它找出来。

  生(齐读):杭州有一处小山……香飘十里。

  师:怎样的桂花?

  生:香飘十里的桂花。

  师:你们听到过杭州的桂花最有名的是什么地方吗?

  生:桂花园。

  师: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最香的桂花就在文中所说的小山上,园名名叫满觉陇。600多年前就是十分有名的赏桂的地方。

  (课件出示配诗图。)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师:正是这样香飘十里的桂花,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生: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我们不禁要问,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有多香?请再读课文,如果你看到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句子,请把它划下来。

  (生读,师巡视指导。两分钟后)

  生: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生: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生: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出示四句话)

  师:请把每个句子读两遍,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真的比杭州的桂花香?

  生:全年,整个村子都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请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师:在读这句时,哪个字给你深刻的印象?

  生:浸。

  师:同学们记得杭州的桂花是——

  生:香飘十里。

  师:为什么这里不用“飘”呢?用“飘”也能读通,一起读——

  (师生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飘着桂花的香气。)

  师:为什么要用“浸”?

  生:用“浸”更能体现桂花香。

  生:可以体现桂花香的时候比较久。

  师:有多久?

  生:全年。

  师:如果把全年去掉,换成另一个,可换成什么?

  生:一个月。

  生:半年。

  生:7个月。

  生:8个月。

  生:很久。

  生:每年。

  ……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整样的全年?一年12个月,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桂花美。

  生:桂花香。

  师:桂花香啊!什么浸在桂花香里?

  生:整个村子。

  师:你怎样理解“整个村子”?

  生:村子里种桂花的人。

  生:村子里的村长,村委书记。

  生: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村子里的鸟、动物。

  生:村子里的花。

  师:而对我来说,什么还有大事?

  生:摇桂花树。

  师:哪一段写了我摇桂花树,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桂花香。

  生:桂花多。

  生:摇桂花树的乐趣。

  生:桂花美。

  生:作者喜欢摇桂花树。

  师:哪个意思特别有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生自由读)

  (请一生读)

  (集体读“摇呀摇”)

  (再请六个学生读,重点指导“摇呀摇”、“好香的雨”)

  师:一脸的灿烂,真陶醉了。这么多的桂花树一个人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摇吧!

  (齐读)

  师:你们摇出了什么?

  生:我摇出了乐趣。

  生:我摇出了童年的乐趣。

  生:我摇出了摇桂花树时的快乐的心情。

  生:我摇出了童真。

  生:我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师:这摇出来的桂花雨,就像水,就像雨,浸透了整个村子,在我们的家乡香的难道仅仅是只有桂花香吗?还有什么也香了?

  生:菊花香了。

  生:路边的小草小花香了。

  生:身上有桂花香味。

  生:糕点香了。

  师:当我们吃着糕饼,闻着花香,当客人经过村子,当他们回忆起往事时,他们的回忆也——

  生:香了。

  师:当他们谈论起桂花时,他们的话也——

  生:香了。

  师:当作者回忆起童年往事时,她的思念也——

  生:香了。

  师:怪不得,母亲会说——

  生: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到了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季节,家乡的桂花盛开了,我心中的桂花也盛开了!于是,我又想起了——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以上内容来自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第五篇: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

  《桂花雨》一课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家乡亲人和童年时代的美好眷恋。于老师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读为主线,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调:     于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语文课程的特点,以读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师课件的播放中展示了读的四个步骤,可以想见平时十分注意语感的培养;另外在教学小作者是怎样帮妈妈摇桂花的,教师不但让学生朗读,自己也“美美的”读了一回,既起到了示范作用,又读出“迫不及待”的心理。

  2、教师注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适时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如出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填空。虽然孩子们的词汇还不够丰富,但是,他们的回答拥有他们各自的特色和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答案,可能是我想象不出来的。这样的坚持训练,会使学生想象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真实、恰到好处的点评,幽默、亲切的语言,照顾层次不同的学生,激励他们乐于表达、展示自己: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听他的话就是一种享受,就像一股清泉一样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田,老师用自己的爱去爱每一个学生。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看到许多高高举起的小手,充满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我想这是老师尊重学生的结果。

  这节课也小有不足,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时候不够深刻明白,其实这是课文的文眼,前面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足了,后面分析时,教师应当有一两句过渡性的话语起个桥梁作用,很容易就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可能教师自己心里面明白,嘴上就没说出来,所以学生一看问题有难度,思维一时僵住,做答就架空了。

第六篇: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完课后,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牟平的一位老师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桂花食品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食欲,平添几分活跃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位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把学生带进了作者的童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生活的年代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满天繁星、鲜花朵朵的美丽景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 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低年级的`写字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 习惯养成的关注。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每一位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都提示孩子们的读书或者写作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去养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孩子学习语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授课老师们那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巧妙营造,让我羡慕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语文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六篇】相关文章:

少年豪情壮志的诗句【5篇】 02-06

形容古典美人的诗句范文(精选6篇) 01-12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合集4篇) 01-04

关于元旦的诗句佳句(合集4篇) 01-04

形容友谊的诗句集合5篇 01-04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六篇 01-03

关于荷花的诗句(通用4篇) 01-03

有关母亲的诗句大全范文(通用5篇) 01-03

跟爱情有关的诗句【汇编四篇】 01-03

春夏秋冬的诗句(通用5篇)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