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人才工作网]人才工作发展建议和几点意见

2018-02-21 议论文

  广义的人才工作,是指做好人才开发的有关工作。在发展上,我们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人才工作发展建议,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人才工作发展建议

  人才工作发展建议篇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致力于理论体制机制等的创新。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自身建设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能否为党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红色接班人,关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那么,怎样创新和加强人才工作?就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认识开展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古往今来,人才问题至关重要。“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领导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时代。当今世界呈现出三大特点,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发展知识化。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含量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60-80%。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是汇聚了全球40-50%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世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正在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人力

  资源为主。高素质人才愈来愈成为各国、各地区争夺的焦点。现在,世界各国、各地区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纷纷制定出新的人才战略。如美国提出要培养新世纪的美国人,让留学生进入美国;德国扩大“绿卡”进入范围;日本提出要培养世纪通用的日本人;加拿大提出要培养21世纪的接班人;韩国提出要以头脑强国等等。发达国家为了满足自己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千方百计地诱使发展中国家人才资源向发达国家流动。国内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从发达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到,人才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决定着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竞争力的强弱。实践证明,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力,谁就拥有了财富,谁就拥有了未来。要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对人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工作的繁重任务,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要把握推进人才工作的难得机遇。尊重人才,发现人才,

  进一步建立网罗人才和评估任用的科学制度。新加坡著名领导人李光耀对于人才的看法发人深省,他认为,人民行动党一旦停止罗致人才,就会变得脆弱;如果把正直又肯献身的能干人才排除在外,那么,当他们发现事情不妙时,他们会有两个选择:在国家垮台之前一走了之,或者向人民行动党的统治权挑战。因此,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各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套源源不断的发掘、网罗才德之士的制度。与新加坡相比,中国最不缺的是人。但是,中国最缺的也是人,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关键时刻能硬得起撑得住的人。所以,建立一套源源不断的发掘、网罗才德之士的制度,对于当代中国,同样是一个巨大挑战。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敢于勇于使用年轻人才,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真正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给敢于锐意进取者以鼓励和保护。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站在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上去,打破那种论资排辈苦熬久等的接班人固有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中国行政体制内尽可能少地发生,才能逐渐营造出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才能建立起一个激励干部扎实工作埋头苦干的良好氛围,建立起一套德、能、勤、绩四要素相互联动的干部评估任用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更为我们开展人才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氛围和环境。在此基础上推进人才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抓住了,人才工作就能上去,抓住了,经济发展就能上一个台阶。能不能抓住机遇,怎样抓住机遇,

  对大家的能力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检验。

  三、要形成促进人才发展的整体合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人才工作已经正式成为组织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但是靠组织部门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人才工作已深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还要企业和人才的认同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在这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机制,重点统筹抓人才工作的发展战略,抓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抓各部门资源和力量的协调整合,抓人才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抓人才工作机构和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人才组织体系由市、县(市、区)向行业、企事业、乡镇(街道)、村以及农村经营合作社延伸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建立和健全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人才规划、人才政策、重大活动、资金保障等统筹决策。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与高级专家、优秀企业家联系制度和日常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发挥专家与优秀企业家对人才工作的咨询和指导作用。加强职能部门与企事业人才资源部门的沟通联系。帮助建立人才联谊会、科技人才俱乐部、高级人才俱乐部等人才组织,整合各类社团

  的资源,建立各类人才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人才开发的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国内的重点区域、重点高校、重点市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境外合作,进一步激发人才工作的活力。

  3、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实施人才投入优先战略,逐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市、县(市、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增长,到2012年争取达到地方财政收入的1%,专门用于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培养、引进,以及人才重点工程、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人才资助奖励等项目的投入。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也可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鼓励境内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开发事业,逐步引导用人单位成为人才资本的投资主体。整合人才投入项目,研究制定人才投入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资金的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切实发挥人才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

  4、强化人才工作责任制度。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引入实效、培养实绩、发展实情为主要考核内容,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人才工作与经济、科技、党建等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

  总之,我们每个人,不仅自己应该是人才,更应该为他人创造机会成才。首先从自己做好,然后扩展到部门,企业,最后整个

  国家的面貌将会改观,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

  人才工作发展建议篇二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恩施州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地区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全州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当前,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新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恩施州要在地理偏远、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领导,核心在人才。研究出台《关于恩施州人才工作的思考》,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就恩施州人才工作有关思考汇报如下:

  一、全面落实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科学认识人才,找准进一步搞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有效抓手,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010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和关键支撑。

  我州现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正确认识人才,加大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靠人才推动恩施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客观认识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保证人才工作科学发展。

  我国正处在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为主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为主升级的调整期,我州同时面临由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要顺利实现转变,必须借助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以及一大批能带动产业升级和开展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关键是靠人才做保障和支撑。

  恩施州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激情高昂,政策机遇叠加,呈现出生机勃发、活力四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良好态势,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必须实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战略,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资源,走零资源下,无中生有的跨越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潜力,加强人才工作。

  一是要加快人才载体建设。要把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一大着力点来抓,它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平台,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也是用好用活人才,让各类人才

  施展本领、发挥作用的平台。高端平台才能集聚高端人才;平台数量多才能吸引人才多。

  二是要大力推进政策创新。这是由人才的环境选择性和人才工作的规律性决定的。人才工作的核心是政策,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要靠政策。机制政策创新应该到了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时候了。

  三是加强培育引进人才。实践规律表明,中低端人才以培养为主,高精尖人才以引进为主。虽然,高层次人才是人才竞争的焦点,是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但是,普通人才培训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尤其是吸引、聚集人才的环境条件不占优势的地方和领域,更要强化这项工作。

  四是要打造“恩施人才”品牌。实施系列化人才工程,是打造“恩施人才”品牌的重中之重。品牌效益如何,直接关系人才资源开发的效益、人才队伍建设的效益和人才作用发挥的效益。

  五是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人才价值需求,着眼于用好用活人才,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目前的人才工作主要是基础性和事务性的,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载体建设问题。人才平台载体的数量还不够多,承载人才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人才创新创业的条件还不够完善。比如,政策创新问题。多数只是提出了原则性、方向性要求,人才发现、评价、流动、激励等在具体政策上、操作层面上还远远没有破题。比如,重视程度问题。说得多、做得少;资金投入不足、力量配备不强。空间大、领域宽、层次多,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比如,队伍建设问题。缺乏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远远不能有效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比如,作用发挥问题。在发挥人才效益方面缺乏路数,探索有效实现方式上还很不够。再比如,社会环境问题。普遍反映重视人才的氛围还不够浓,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认真研究解决。

  三、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人才工作优先先行,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是摆“棋子”,确立发展布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科学认识选用人才。

  二是搭“台子”,推进机制政策创新。建立人才特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创业机制,规划设计一批人才队伍建设的项目。

  三是架“梯子”,明确建设方向。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全面规划、系统培养各类人才,大力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

  为科学发展优势,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四是打“窝子”,探索引才聚才方式。根据项目产业发展需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以项目引进带动人才引进,以项目开发促进人才开发,以产业调整带动人才结构调整,以人才聚集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五是照“镜子”,健全人才评价考核机制。要以实践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让每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个作出贡献的人都能得到社会尊重。

  六是扬“鞭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

  七是钉“钉子”,保障人才队伍稳定发展。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建立人才长期稳定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和保障的政策法规体系。注意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

  八是不能闹“眼子”,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人才工作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创优干事

  创业环境,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集聚到我州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为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才工作发展建议篇三

  胡同志反复强调要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种新的发展方向主张降低对中低端动力源——劳动力、土地、资本的依赖,取而代之的是发挥高端动力源——自主创新的驱动作用,依托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品牌,拉动产业能级提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国家发展的新模式,也成为各省份之间竞争的新关键,而其核心在于人力资源,一个省能否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拥有的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少省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先发制人、采取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浙江省为例,从2001到2005年底,浙江全省共从外省市引进各类创新人才13万人,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4200余人,创新人才提高了浙江省的科技水平,贡献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引领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效益,据统计,2005年科技进步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3.6%。

  同内地创新的滚滚热潮相比,我省近些年来略显疲态,一来创新型人才储备不足,二来对人才的吸引力也逐渐弱化,同昔日“东南西北中,人才到广东”的强势景象相去甚远。查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薪酬福利等待遇缺乏突出竞争力,留不住人才。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薪酬福利等待遇是反映一个地区吸引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改革开放前期,我省经济高速增长,所以内地有许多优秀人才想方设法调进广东,但后来随着内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省的这一优势已不复存在,根据《20xx年度广东省薪酬福利调查报告》,广深两地的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仍低于京沪两地,而且,由于广东地区的实际购买力相对较高,在两地收入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广东的薪酬竞争力相对就会更差,正因这些基本的待遇缺乏吸引力,高端人才大都望而却步或者匆匆而过,不少来粤工作的人才甚至将广东作为迈向这些港澳、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的跳板,另外,正在崛起的中部、憧憬两岸三通契机的福建、坐拥北部湾经济区的广西,未来在中高端人才竞争上都将对广东构成重大挑战。

  二、从发展环境衡量,广东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中高端人才来说,优厚的物质待遇仅仅是一方面,有一个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发展平台及环境更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在这方面广东显然也不具备优势,它人才密度偏低,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有限,不像长三角那样科研院所集中,教育和科研组织在规模、成果和名气上相对来说也稍逊一筹,所以就全省来看,学术氛围还是欠缺,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的规模和层次都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另外,广东的企业仍然大多停留在引进模仿、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阶段,对原始创新不够重视、投入有限,研发投入只占GDP的1.2%,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创新人才加入其中也往往感觉手脚受制、无从施展,这些都会导致广东难以吸引高质量人才长期扎根。

  三、重用不重养,成长机制缺失。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大家越来越看重职业生涯规划,优秀人才尤甚,他们更追求成长的空间。尽管相当多的大企业已把通过帮助员工设计与企业长期发展相契合的职业进阶作为留住人才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还未改变短视的想法,习惯于在生产经营中缺什么人才,就想办法去挖什么人才,几乎不考虑人才的长期发展,除了浅层次的上岗培训外,罕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帮助本企业的员工提高职业技能、根据员工的特长安排岗位等成长机制,为之工作的人才不免会产生失落感,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工作,缺乏基本的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正是这种重用不重养的人才战略导致人才流失恶性循环。

  汪洋书记到广东赴任后,指出必须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排头兵”标准审视自己,清醒看到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困难和不足,从而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推动广东新一轮发展。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联系省情,我就广东创新人才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拘一格,以良好的硬件条件来招贤纳才。

  随着全国上下都达成了致力于创新的共识,各地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把吸引创新人才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2006年,广东全省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财税收入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作为实力如此雄厚的经济大省,广东在吸引创新人才时非但不能落于人后,而且更应该拿出海纳天下贤士的气魄,提供优越的薪酬福利待遇与就业环境,制定和完善各种引进创新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入户、配偶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升学等方面的照顾,全面关注和充分满足创新人才的各种合理要求,使他们不会因为生活待遇、科研经费、设备条件上的困难而工作受阻,能够排除一切干扰,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二、广开门路,通过重大项目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重大项目需要人才做支撑,但正因为此,它可以为创新型人才发挥才干提供条件,所以依托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可以让人才聚集,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例如,国家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航天发射常该项目的建设无疑将聚集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落户海南,同事,其技术辐射、技术渗透功能也将使海南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广东今后要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与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沟通、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在自身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多争取重大项目落户广东,此外,我省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针对各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特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自行设立重大项目,把引进优秀人才与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结合起来。

  三、人尽其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效能最大化。

  我们往往将优秀人才与高职称、高学历等挂钩,但是否只有这些“牌子”的人才是人才?我们需要善于发掘那些没有学历或职称,或者学历职称不高但有一技或多技之长的人才;其次,在吸收优质高级人才的同时更应花精力注重培养本地人才,特别是初级人才向中级人才,中级人才向高级人才转化的培养,这需要花大力气去改善我们的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因为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增强“造血”功能,而不是只会在“缺血”的时候靠花钱来获得“输血”;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吸取高校盲目扩张的教训,糊里糊涂地引进人才不仅达不到预想效果,也有碍于地区人力资源配置和发展,毕竟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而人才与组织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个转化过程,要实现绩效最优化,用人单位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审视和改进工作制度,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引进调配合适的人才,在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人才的“抓大扶斜,目前不少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的重点课题项目大多集中于少数专家或者行政领导的手中,致使新进人才在工作时缺乏相应的机会和自主权,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久而久之,积极性严重挫伤,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后生晚辈加以扶持,为其创立各种各样的施展平台。

  只有创新人才管理和成长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将人才的表现转化为实在的生产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广东的各类组织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使在粤工作的人才满意,使更多的人才涌来广东。

  创新人才工作作为建设创新型社会事业中的一部分,任重而道远,广东要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气魄,知人善任的风格、高-瞻远瞩的视角重唤昔时“孔雀东南飞”的繁荣!


【[延边人才工作网]人才工作发展建议和几点意见】相关文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议论文1000字精选五篇 02-23

自律议论文800字高中【五篇】 01-15

平视800议论文集合5篇 01-15

以绿水青山为主题的议论文【六篇】 12-05

有关于议论文800字范文汇总五篇 12-05

注重细节议论文汇编3篇 12-04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汇编4篇 12-04

宽容的议论文500字范文(通用3篇) 12-04

材料议论文800字左右作文范文四篇 12-04

谦虚的议论文素材范文四篇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