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7-12-27 英语阅读

  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工作时,多听取他人提出的合理化的建议,对工作大有帮助。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对人才培养优秀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对人才培养建议

  对人才培养建议书篇一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事关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体育、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建立了以市、县体校为主题的较完善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为国家和我省争得了荣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技的逐步建立,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出现了一些心的问题,总体规模呈现萎缩现象,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996年,我省曾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过调研,全省在训人数为3.4万,绝大多数市、县都设有体校。但20xx年最新调研发现,全省在训人数已下降至不足2万人。市级体校中,有3所与当地高校合并,有3所濒临关停;县级体校仅余50多所,减少近1/3,其中有部分难以为继。整体形式非常严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训练、教学经费不足。调研发现,大多数市级体校、绝大多数县级体校学生没有生活补助,学生伙食难以保障,食宿条件艰苦。由于经费不足,大多数市、县两级体校没有图书馆、微机室、语音室,场地设施、训练器材陈旧短缺,年久失修。甚至有些体校教学条件、训练设施已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训练需要。

  (二)学校编制较少且增编困难。很多市、县两级体校由于编制增加困难、人员流动少,造成体校教师、教练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教学、训练质量不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招收和分配困难。与普通学校相比,体校学生在现行的“双向选择”分

  配制度下就业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大多数体校不能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教育附加费”等政策,加上体校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直接造成市、县级体校招生、分配困难。

  (四)地方体育行政机构体制不统一。后备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且专业性强,宜采取由体育部门单独办校厚与教育部门联合办校。但目前,我省县级体育部门中,体制很不统一,既有独立的体育局和与教育结合的“教体局”,同时也有大量的地区是体育与文化结合的“文体局”,另外还有“体育中心”、“体育发展中心”、“体育工作办公室”、“体育服务中心”、“体育管理中心”等等,而且有的是政府部门、有的是直属事业单位,有的是二级单位。

  三、建议

  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中发[20x7号)。全国部分省、市政府结合贯彻文件精神,专门出台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意见。我省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体育大省,应抓住北京奥运和十一运会机遇,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培养工作。鉴于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涉及体育、教育等多个部门,建议以省政府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加强协调合作,构建新形势下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和促进我省竞技体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人才培养建议书篇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型人才短缺都已成为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拔尖人才的竞争。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6位,可是创新综合指数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属中等偏下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强。2005年,钱学森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就国家而言,在科技政策法规、科技投资体制、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政策等宏观管理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值得反思?中小学基础教育难道就不值得反思吗?

  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国外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相当热度。因材施教突出因材,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在普及大众教育的同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始终相当重视,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奖学金培养数学、外语等学生。后来成立了天才教育处,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国家因材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先后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优异学生支付法案等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俄罗斯也富有经验,1996年起俄罗斯拨出专款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韩国2006年发布了总统令,因才教育振兴法实施令,2007年建立了18所科技高中。可见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把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视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在教育理论界,让有天赋、能力突出的孩子得到适合于他们自己发展潜力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高端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天才教育的关注视野和重点正在实现三种转变:从“谁是天才”转向“天才是怎样思维的”;从“单向认知的提高”转向“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从“散乱单一的课程结构”转向“综合性课程的统一规划”。

  而在国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端倪,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这种需求,国内教育界也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如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人大附中的少年科学院、新乡一中少年班等,但总体来讲,属于零散的、自发的研究和探索,始终游离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很多时候常常沦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我校(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二十多年超常教育实验班,在二十多年超常教育实验中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在创新拔尖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结合我校经历谈一下我们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看法。

  一》要重视学生个性教育,促使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

  有人认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国选手屡创佳绩。然而也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在国际高科技竞争面前,没有多少立足之地。近些年来,重大科技创新很少,国家级科技成果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在我国自己培养出的学生中,很少有世界级大师出现,也从未培养出诸如诺贝尔奖之类的获得者,这不能不在很大

  程度上归咎于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个性上的失误。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美国1983年在《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强调:“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希望并且帮助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当时的口号是“要优异,要质量,不要平庸”,具体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能力为手段,增强创新能力为根本,弘扬个性为目的。其结果是,在世界6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就占40%左右,产生了像比尔?盖茨那样的杰出人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小。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这句精辟之说,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不同。美国的学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发展个性的空间很大,所以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创造性更强一些。比较中美两国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明发展个性对于学生创造性培养的作用。我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以理解知识为基础,崇尚读书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的。

  基于这个方面的认识,我们新乡一中少年班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动态管理”、“自选科目、级别跑班”的分级教学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了“走进清华、北大、国旗班的理想教育”、“野外拓展训练” “少儿部风采大赛”等活动,二十多年来共有11届学生从这里迈入了他们理想大学的校门,其中2000年14岁的学生何碧玉,一举夺得河南省理工状元,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轰动清华园。2009年高考风超同学夺得新乡市理工状元,2010年3月辛晓阳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0年朱莹同学参加了“第五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的演出。

  二》中学应营造一种为学生创新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没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联想,很难形成创新思维。因此,要使中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为学生创新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就要有民主的观念。教学民主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只有构建课堂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学习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创新这种氛围还应当努力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人情境,启发他们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求知、探索、创新。创设这种氛围的方法很多,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具有竞争性的创新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积极参加全国性比赛,增加学生走出去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2011年在西安举行第三届全国语文风采大赛中少儿部学生凭借扎实的语文功底在全国100多支参赛队伍中获得团体金奖好成绩。

  三》在中学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面对未来学习化社会,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的人将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因此除上面说的外,教师还要善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学法。如提出自相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的“矛盾设疑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的“激励发现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指出问题本质,指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疏导祛”;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其在特殊情况下另辟溪径的“反思法”等等。这些方法其本质是指导学生的学法。因为,教师的作用不是“渡船”,负责把学生运到知识的彼岸,而应当是“游泳”的教练,指导他们游到知识的彼岸,去获得知识,发现知识,创新知识。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在运用常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总之,创新教育贵在

  创新,其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创新力。比如我们为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推动学校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少儿部开展学习、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诵读、践行《弟子规》,以此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知礼明行,从中获得提升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在中学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个性特长。

  新的学力观旨在培育学习动机与主动地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任何课程(学科)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

  (1)兴趣、动机、态度:

  (2)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

  (3)技能;

  (4)知识、理解。

  这四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学力的“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新学力观的特色。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可见部分就是“知识、理解”,还有“技能”。而隐藏于水下面有不可见部分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倘若海水下面的部分不扎实,那么海水上面的部分也不可能稳固、发展。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去思考。因此,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呢?

  人的爱好可能有多种多样,但是,在学校,要重点引导学生选择三种爱好,即:

  1.选择最喜爱的课处读物;

  2.选择最喜爱的学科;

  3.选择最喜爱的劳动创新项目。

  在少儿部先后开展现代诗歌朗诵会、摄影书法展、妇女解放运动——主题探究成果展、英语知识能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选择了最喜爱的项目,就能引起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个性特长。我们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外学科兴趣小组入手,要求学生在全面学好课程计划安排的各门学科基础上,根据各自最喜爱的学科,参加该学科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发挥个性特长,接着创新能力。

  五》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品质的培养。

  创新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不同的研究课题,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创新思维过程,往往是几种创新思维形式交错进行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对各种创新思维形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揄能力。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济性与灵活性训练,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类比思维能力特别是联想思维能力,对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勤于思考,积极想象,能促进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门课程的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应开辟第二课堂,要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适度解放出来,多参加实践多接触实际问题,在经历实践的同时和解决总是当中,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要注意仔细挖掘教材本身的创新教学内容。如数学教师在复习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距离和角一课时,通过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面对角线和棱的相互关系,运用逻辑分类的方法考察它们之间的距离和角,学生分析的情况有多种多样,答案也不是千篇一律,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最终答案他也不知道。教师

  用自己思维的暴露,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这就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个个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六》要重视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素质有以下要求:

  ①教师要有爱生敬业的职业道德。

  ②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

  ③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识结构。

  ④教师要有特殊的能力素质,包括:以整体观点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筛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时代和学生对创新性教师的要求,提出要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职业需要为主线的培养创新性教师的课程结构,以便快速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我校少儿部每学期每周组织了教学研讨课,每周各教研组安排一名作课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授课内容。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并用于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

  七》超常教育期待立法

  从1978年中科大创办少年班以来,中国超常儿童的教育一直受到关注。到现在为止,中国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而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还没有一部针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制定的相关正式法律法规。而美国在1972年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案》。另外,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规章上都有针对超常儿童的专门规定。在印度,天才管理机构叫做“新黎明学校组织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学生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刘正奎博士指出,现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上一些以赢利为目的,打着超常儿童教育幌子的办学机构,正是迎合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开办一些并不正规的特长班,在招生和教学上并没有非常正规的超常教育,这也是导致目前国内超常教育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博士希望超常儿童教育能够引起有关行政机关的关注,对正在实行超常儿童教育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实施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其次,超常儿童作为和一般儿童有别的一个群体,最好有法律保障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权,这样执行起来就会有法可依。

  以上几点是我校通过20多年超常教育经历,对基础教育创新拔尖人才的一些思考,我想扎实的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我国的教育,如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大突破,那就真是如虎添翼了。我国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挑战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机遇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我们就要站在样的高度,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培养出批拔尖创新人才,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对人才培养建议书篇三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仅要重视人才引进,更要重视人才的就地培养。引进的人才犹如“空降兵”,确实可以解决本地在某些领域的人才匮乏,但仅靠“空降兵”是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的,因为:一是人才引进成本较高,针对的应该是一小部分帅才,而不是中坚力量的将才。但要实现人才强县,不仅要帅才,更要一大批一线的将才。二是引进的人才由于根不在桐庐,当工作和生活上受到不便和困难后比较容易放弃,也可能因有更好条件的吸引而离开,稳定性相对不如县内自己培养的人才。

  办法(建议):

  1、增加培训经费的预算。

  2、规范培训经费的使用。

  3、建立真实可信的培训需求和人才需求统计渠道。

  4、鼓励广大企业单位自主自觉开展员工培训。

  办理结果:叶林茂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重视本地人才培养的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委人才办、县人事局的领导非常重视,对您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近年来,我们在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同时,积极转变观念,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切实发挥出本土人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为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开发力度,强化本土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今年在人才专项资金预算中专门拿出112万元,用于企业经营培训、专业技术等8支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为助推企业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还首次采用项目委托外包的形式,与浙江大学经管学院联合举办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邀请了国内外享有较高盛名知名学者郎咸平等为大家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实施技能人才“522”培养工程。技能型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正成为影响我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加快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该制度出台后,县人才办每年将拿出一定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和高技能人才的奖励补助,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科学的评价使用机制、健全的激励保障措施,逐步形成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开展“330”优秀创新团队遴眩为适应我县经济发展重转载自东企时尚培训商城和转型升级需要,推进我县企业技术创新树立典型,培育一批本土化的优秀创新人才,我们将选择企业经营者有积极性、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我县第一批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服务对象加以重点培育,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抓好本地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回桐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和使用是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在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同时,我们积极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今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部门协调会和大学生座谈会。为搭建服务创业的一体化扶持体系,先后成立了大学生 “创业联盟”和“专家服务团”,发放了服务联系卡。针对一些大学生有创业激-情、却没有创业项目的现状,建立了大学生创业项目信息库,召开了创业项目推介会,遴选了投入少、效益好、发展前景大的12个涉农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资金难题,专门出台了《桐庐县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细则》,已有4名大学生领取了2万至5万不等的创业项目资助资金。

  五是实施环境优化工程。今年初,我县先后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三项工作制度》等7个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组织网络,整合人才工作力量资源,通过落实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及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我建立“定向联系、定时交流、定题协调、定期通报”机制,帮助解决企业和各类人才在生产、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举行优秀人才代表座谈会、联谊会、青年集体婚礼等为大型活动,丰富企业人才业余生活,畅通人才沟通渠道,促进企业人才互动,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此外,我县还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人才”和“重才爱才单位”评选,宣传人才创业创新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尊才重才、爱才护才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加强对本地人才培养使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与您提出的建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本土人才的开发培训,强化本土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制定本土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尊重本土人才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本地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在此,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相关文章:

英语阅读题历史文化模块训练锦集六篇 11-30

谈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通用4篇) 11-22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案范文六篇 11-19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与技巧范文汇... 11-18

解惑篇--如何提高英语阅读完形填空的成... 11-14

天天朗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3篇】 11-08

英语阅读理解分析(锦集6篇) 11-08

天天朗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三篇 11-02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案【五篇】 11-02

三大解题方法攻克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汇...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