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2019-01-07 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打“√”.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10.(12分)(2016•海南)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伛(yǔ)偻提携 B.山肴(yáo)野蔌

  C.射者中(zhōng) D.觥(gōng)筹交错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间之朝暮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弈者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参考译文: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的认读,答题时注意结合字词的意思来判断读音.C中的“中”为射中的意思,应该读“zhòng”,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这就是山中的朝暮.朝:早上、早晨.

  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

  ③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陈:摆开、摆放、陈列.

  ④下棋的赢了.弈:下棋.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四时:四季;景:景色;亦:也.句子翻译为: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②苍:苍老;颜:脸色;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句子翻译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文章第二段反复写乐,写了众人之乐,写了太守之乐,是为了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答案:

  (1)C

  (2)①早上、早晨②香花 ③摆开、摆放、陈列 ④下棋

  (3)①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②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点评】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太守宴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11.(2016•海南)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A.又何间(jiān)焉 B.牺牲玉帛(bó)

  C.下视其辙(zhé) D.望其旗靡(m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小大之狱②遂逐齐师

  ③公问其故④夫大国,难测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4)选文第②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认读的能力,注意根据字义来确定读音.A项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应该读“jiàn”.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狱:案件.

  ②于是追击齐军.逐:追赶、追击.

  ③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故:原因、缘故.

  ④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测:推测、估计.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鄙:鄙陋,目光短浅.句子翻译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故:所以;克:战胜.句子翻译为: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4)本题考查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对比的一般作用是为了两者中的一方.本文是将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对比,从而突出曹刿的“远谋”.

  答案:

  (1)A

  (2)①案件 ②追赶、追击③原因、缘故④推测、估计

  (3)①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4)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

  【点评】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

  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

  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9.必以<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

  10.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

  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3.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4.<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6.<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2.(14分)(2016•海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 2期 有删改)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②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3)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记叙了“我”在初三那年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但是在第一次参加作文比赛的时候失败了,为此很痛苦,想放弃写作,后来在徐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中考作文得了满分.文章表达了“我”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也告诉我们读者,做事要有毅力,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文章主要是记叙初三那年,我参加作文比赛失败了,后来在徐老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终于取得了成功.“那年花开”也就是指的是初三那一年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拾了信心,获得了成功.(或:“我”重拾了信心,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中考作文得了满分.)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答题注意结合相关句子的内容.①“吞吞吐吐”的意思是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这个词语写出了“我”当时害怕老师批评的紧张、不安的心理.

  ②“一反常态”的意思是突然改变了平时的状态.这个词语写出了徐老师得知“我”中考作文得满分后行为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徐老师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答题的角度,题干中已经作了明确“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不要从其他的角度进行赏析.A.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徐老师看“我”小说时的专注和耐心,以及对“我”写的小说的欣赏和认可.

  B.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收获成功之后的喜悦心情.

  (4)本题考查分析情境作用的能力.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是有原因的,“我”第一次参加征文比赛,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名次,“我”对写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徐老师给“我”讲了这个故事,是用“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的道理,鼓励和开导“我”化挫折为成功的动力.(或:说明了“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的道理,鼓励“我”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5)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从耐心看“我”的小说,愿意当“我”的读者,引导“我”投稿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好老师;从“我”失败后,主动约“我”谈心,用“故事”来引导“我”等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答案:

  (1)(指的是初三那一年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拾了信心,获得了成功.(或:“我”重拾了信心,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中考作文得了满分.)

  (2)①吞吞吐吐”的意思是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这个词语写出了“我”当时害怕老师批评的紧张、不安的心理.

  ②“一反常态”的意思是突然改变了平时的状态.这个词语写出了徐老师得知“我”中考作文得满分后行为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徐老师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3)A.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徐老师看“我”小说时的专注和耐心,以及对“我”写的小说的欣赏和认可.

  B.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收获成功之后的喜悦心情.

  (4)用“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的道理,鼓励和开导“我”化挫折为成功的动力.(或:说明了“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的道理,鼓励“我”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5)从耐心看“我”的小说,愿意当“我”的读者,引导“我”投稿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好老师;从“我”失败后,主动约“我”谈心,用“故事”来引导“我”等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点评】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特点、文章内容、重点句子、文章标题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能力.

  13.(11分)(2016•海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 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 380 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 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 11月 20日 04版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选文的第②、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C

  A.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 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 绛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议论文首先用左右手不能同时画方圆的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接着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然后引用荀子的话和一些人的例子进一步进行论证,最后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开头就用了左右手不能同时画方圆的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二、三段举了屠呦呦、钱伟长、朱由校、骨科专家的例子,是举例论证,而第二段的例子和第三段的例子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论证,又形成了对比,所以是对比论证,然后利用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论据的选择,解答此类题,需要先明确所给论据的内容,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进行匹配即可.A选项侧重的是珍惜时间,B选项是说信念的重要,C选项侧重心无旁骛,D选项阐述自己对自己成长的作用,而本文论点在于用心专一,所以选项C合适.

  故选C.

  (4)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议论文的结尾段往往是:深化论点,得出XX的结论;强调论点;发出XX的号召;补充论证了XX;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提出问题,发人深思等等;本文最后一段“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阐述了专一的含义,“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阐述了专一的重要意义.据此解答即可.

  答案:

  (1)(2分) 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评分标准:2分.回答“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给1分.

  (2)(4分)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一中心论点.

  评分标准:4分.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3)(2分)C

  (4)(3分)阐述“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评分标准:3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点评】解答论证方法的作用的题目,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和答题模式.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四、写作与表达(5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4.(50分)(2016•海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演绎一段千古传奇;《背影》中,朱自清凝望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百感交集,引发多少读者的共鸣;《散步》中“我”选择平坦的大路,顺从了母亲,委屈了孩子,让亲情的馨香洒满一路…

  是孝心无价,还是责任担当?是报答感恩,还是真爱无限…请任选一个角度,按要求作文.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

  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对话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是成功即可,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提供的三则材料均源自课文.主题涉及孝心、责任、感恩、亲情等方面,写作时可围绕其中之一进行立意.

  【创新指导】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发现的几个美好瞬间,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误区点拨】题目中有“孝心、责任、感恩、亲情”几个词语,有的同学为了点题,会在文中反复出现“孝心、责任、感恩、亲情”几个词语,跟人重复啰嗦之感,所以避免该词语反复出现,可是用文字来体现“孝心、责任、感恩、亲情”,在结尾一段点出“规则”这一主题即可.

  【文体选择】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故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写议论文,针对自己所选的主题,提炼论点,展开论述.

  【解答】【例文】

  以天下为己任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香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当往事随风,箫声逡巡,就像因“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而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袁隆平教授,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侠之大者,什么叫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将名垂青史…

  一只青鸟欢呼着从窗前掠过,将音乐从天堂带来,颗颗散落,珍珠般清脆.恍惚中,有人拔剑而长歌曰:我辈岂是蓬蒿人.顺滚滚东逝长江,穿巴峡巫峡,过洞庭扬州.醉滔滔入长安,挥毫金銮殿上,故作狂态.国舅研墨,力士脱靴,嘲尽天下豪贵;云游九州,望川而吟,银河飞流,凭吊沧海,携友共举杯盏,不舍孤帆万里,痛哭晁卿.李白,自九天而来,飞流直下,仗行于诗情天下,舞出一片逍遥虹彩…

  锟鋙在手,却无意理会唐代奢侈的王朝,慧眼明月,已辨得世间妍媸.李白的诗情放恣,飘渺浪漫气息扑面而来.应该说李白完成了天下交给他的责任,在那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时代,坚守了自己自由的品性,为后世的浪漫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夯基.世间因李白的存在而美好、浪漫…

  且不说遵义会议上挽救党的英明;也不说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河,搅乱敌人追剿计划,单说伟大的毛主席为中华之崛起、振兴、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南湖上的小船有他的身影,抗日敌后战场亦有他的身姿.时下热播的《恰同学少年》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了中华、为了天下做出的努力.在民族危难、警报迭起之时.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更是以天下兴亡为匹夫之责的英雄!

  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天下抛头颅、洒热血.如果说李白在精神上引导人们,那么毛主席就是为了领导人们为了自由而战.悠悠中国史,这样的伟人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的血脉.只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以天下为己任,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点评】【例文点评】这是一篇大气磅礴的议论文,由字里行间可见小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整篇文章要以议论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15.(2016•海南)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

  16岁的我,茫然地走在小路上…

  …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心持勇气,怀揣梦想,我将继续前行!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形式特殊的作文,给出中间和结尾的两段文字,然后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写作难度较大,很多同学会一下没有了思路,陷入了思维的困境.

  【审题立意】本题要求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扩写.分析所提供的语境,其表现的主题应包括人生规划、成长感悟、关注自我等方面.

  【思路点拨】扩写点主要有两处:一是我之所以茫然的环境、背景或原因;二是我在“小 路上”的见闻和感受(包括人、景、事、物).

  【写作指南】写作时要展开联想或想象,选择自己体验深刻的立意点进行构思.可以通过叙述人和事引发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由景和物展开联想,获得人生启迪…总之,前面可以补充环境、背景、原因;中间可以叙述见闻、抒发情感、展开情节.

  【解答】【例文】

  最熟悉的陌生路

  我每天上学走的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路.

  16岁的我,茫然地走在小路上,与城市里数不清的人潮熙攘的街道相比,它就像是咆哮不息的江河旁边偷偷伸出一只脚丫的细小支流,寂然流淌出我情有独钟的捷径.

  清晨的空气是薄荷新生出的稀薄羽翼,我的鼻孔中满载露水.左右两旁的围墙轻易裹住清瘦的小路,但裹不住藏匿着的鸟啼和虫鸣.偶尔驰来的汽车从我身边挤过时看起来吃力.路上行人稀疏,听见的往往只有鞋底与石子碰撞出的窃窃私语,还有突然惊喜发现的前方另外一双鞋底将脚下的尘埃扬起的声音.

  我只是忘记说了.常走这条路的还有一个他,是在班上极不常与我交流的男同学.

  在如此孤寂的环境中也许可以软化一切生硬抑或尖锐的隔阂.我和他就这样把彼此的心事浓缩在每天上学途中的十分钟里然后互相赠送,时间就将它积攒成了友谊.只不过世界这双清亮的眼睛过于裸露,我们只能蜷缩在它错落有致的睫毛下面才有勇气卸下驱壳展露出真正的自己.只怪自己的脚步仓促,逾越过那短暂的十分钟,小路尽头那扇豁然开朗的校门就闯进了眼中.我们必须不假思索地重新踏入汹涌却冰冷的人潮中,隔着那么多双眼睛的距离倔强地将面具戴上.身体的距离无理智的拉长,内心的距离更无人愿意缩短.纵使我张开怀抱敞开胸怀,真切的阳光亦灌不进血液里.

  学校的花园中也有那样别致的小路,但排除那些架着厚镜片把每分每秒都攥在手里死活不放地捧着书本如饥似渴的和那些无所事事却整天唧唧喳喳喋喋不休且尖叫声此起彼伏的就找不到人与我同行了.我独自一人在那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有时也会碰见文学社社员甲乙丙丁或学生会会员ABCD.他们总是任劳任怨的抱着一大堆作业本东奔西跑,而我眼里闪烁的喜悦和嘴角绽放的微笑总在即将倾泻出的那一瞬间被他们凛然抑或诡异的眼神冻结.尖锐的陌生感顺着我的喉咙一直刺进了心脏里.

  这时我会不自觉眷顾起昔日阳光下自己那张写满青涩的脸,和一群欢跃得像窝蹦蹦跳跳大声疾呼的雀鸟一样的孩子们.我们目空一切地践踏世界宽敞的胸怀,不被任何机械的规则束缚.我们的骨髓是透明的,折射出眼眸中夺目的光彩.我们的头脚撑得开风筝扬得起帆,青春就这样直直的吹散了每个人脸上僵硬的表情.

  而现在的世界空旷得只配衬托星斗.太阳的光芒再游刃有余,也无法在冲干净了整夜整夜的黑暗后还能像原先一样所向披靡啊.我驮着书包挪动在这条像兜里那几块叮当作响的硬币一样熟悉的小路上,却突然觉得它比前面遮住朝霞的高楼还陌生.原来它的脖颈我从未真正搂过,只是因为这撮原本生长在眼睛上的睫毛错长进了心窝里,慌乱之中我便闯错了一扇我本不该闯进的屏障.

  后来我又找到了一条路,一条曾经居住在我的五脏六腑里,却又不幸被丢弃在大脑罅隙中的寂寞的路.它现在已经面目全非,被我的双脚连同脚下的命运无辜地践踏成了残破的两段.其中躺在我身后渐行渐远的那一段叫做童年.而现在仍然摆在我面前让我的身子不由自主,让我的双脚锲而不舍的这一段,叫做成长.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心持勇气,怀揣梦想,我将继续前行!

  【点评】【例文点评】本文巧妙的将题干所出示的两段文字巧妙地放入到作文中,而且天衣无缝,很正篇文章的主题和文字特点融为一体,很好地符合了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尽管本次作文要求让大多数考生觉得很难,但作者很好的完成了写作要求.

 

【【2017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相关文章:

2023北京新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11-30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范文(精选四篇) 11-30

广东省2023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11-30

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 11-30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集合3篇 11-30

黄湾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5... 11-27

高考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锦集五篇 11-27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3叶子的眼睛【6篇】 11-27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11-27

2023-2024学年第一学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