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2019-01-07 语文试题

  7.(4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边塞生活.诗歌的前两句写景,无边无际的边塞马肥体壮,悲哀的笛声萦绕耳边.后一句抒情,抒发了思乡之情.

  【解答】解析:

  (1)此题考查诗中景物所展现的景象,作答时要理解诗意.

  解答时需要抓住“沙碛”、“马肥”、“哀笳”这些描写边塞独有的景物,还要借助“秋高”、“哀”体会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

  (2)此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解答时要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佂鸿”的意思,还要结合诗句体会作者此时借助“佂鸿”所表达的思想之情.

  答案:

  (1)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耳畔传来了悲哀宛转的笛声,演奏的是富有边塞风情的《塞云飞》.

  (2)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的心理.

  译文:

  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

  悲哀宛转的笛声吹奏着.

  南方的将士们应该想家了吧,

  如同远飞的大雁还未回家.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并且能借助重点语句和关键词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8.(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选自《古文观止》)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正确.句意为: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孰:仔细;

  B.错误.句意为: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蔽:受蒙蔽;

  C.正确.句意为: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刺:指责;

  D.正确.句意为: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间:间或,偶然.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为: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对;

  A.句意为: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样的能人.“于”,同、和;

  B.句意为:一同在庭院里散步.“于”,在;

  C.句意为: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于”,比;

  D.句意为: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于”,对;

  故选D.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自信”,相信自己;“复”,又;“孰”,谁.句意为: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②句重点词语有:“期年”,满一年;“虽”,即使;.句意为: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4)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画横线的句子的节奏符合第三条规律: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答案:

  (1)B.

  (2)D.

  (3)①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4)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点评】词类活用

  形容词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形容词作动词〔私〕我也:(“偏爱”)

  名词作状语〔面〕刺:(当面)

  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名词作动词 朝〔服〕衣冠:(穿戴) 一般“服”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名词作状语(朝)服衣冠:在早晨

  名词作状语(暮) 寝而思之:在晚上

  通假字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徐公来,孰视之)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b.问之(代词,代这件事)

  c.吾妻之美我者(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e.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g.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h.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i.臣之妻私臣(的)

  j.王之蔽甚矣(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k.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l.数月之后(连词,无意义)

  m.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事)

  朝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

  b.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c.朝服衣冠 早晨 (zhāo)

  d.能谤讥于市朝 ( 偏指“市”指市集,市场)

  孰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通“熟”,仔细.)

  于

  a.欲有求于我也 ( 向…)

  b.能谤讥于市朝 (在)

  C.皆以美于徐公 ( 比)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向)

  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

  f.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向)

  上

  a.受上赏(第一等的)

  b.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呈上)

  下

  1、乃下令(颁布,下达)

  2、受下赏(下等的)

  若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动词.)

  2、门庭若市(如,像,动词.)

  美

  1、不如徐公美(美丽的)

  2、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修

  1.修八尺有余:身高.

  2.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时

  1.时时而谏进:有时.

  2.时而献焉:到时候.

  旦

  1.旦日:第二天.

  2.旦辞爷娘去:早晨.

  3.旦旦有是哉:天天.

  而

  1.而形貌昳丽:连词,表并列.

  2.而复问其妾曰:连词,表顺承.

  3.窥镜而自视:连词,表修饰.

  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规劝

  今:讽刺

  2.窥镜

  窥:古:照,看

  今:偷看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

  5.能面刺寡人之过

  刺:古:批评 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谤讥于市朝

  谤讥:指责.古:指责议论 今:诽谤嘲讽

  7.臣之妻私臣

  私:古:偏爱 今:自私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身边大臣 今:方位名词

  莫:古:没有谁 今:不,不要9.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古:长,原文指身高 今:修改,改正

  10.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古:即使 今:虽然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9.(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

  黄岚 郭原毓

  ①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鱼不能做出类似反应。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研究人员将72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网置于水箱内27℃水温的小格子内﹣﹣事实上,斑马鱼喜欢28℃的水温。15分钟后,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5个格子内自由游动,这5个格子的温度分别从18℃到35℃不等。

  ③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2℃~4℃,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

  ④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非常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新环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⑤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

  ⑥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

  ⑦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此前一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当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是,这一事实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来作为争论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选自《广州日报》2016﹣04﹣16,有删改)(1)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还有哪些?

  (2)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在科学发现方面,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③段通过“情感发烧”说明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第④﹣⑦段说明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

  【解答】(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文章的第⑤段说明依据之一“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第⑥段有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第⑦段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第⑤段把鱼的大脑和哺乳动物大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

  (3)开放性题.

  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①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②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能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③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

  (2)作比较,突出了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

  (3)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继续向前发展.当然这种科学的推断,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断的基础上,要有理有据,经过科学充分地论证.

  【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④、作比较:把___和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⑤、打比方:将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山 果

  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选自《文摘报》2016﹣04﹣23,有删改)(1)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

  (2)试从小姑娘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3)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4)本文以“山果”为题的好处。

  【考点】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通过记叙小姑娘为了生活长途跋涉卖山果的故事,表现了小姑娘的乐观自信、勇敢坚强,也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注意文章中对小姑娘的描写,即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五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文章第二段对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她的俊俏、瘦弱和家庭的贫困;“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可见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叙述的经历又可以看出她的懂事和孝顺;据此分析,从不同角度用两字或四字词语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角度、描写角度和用词角度,这句话是对农民工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善良;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了景物描写的作用,文章中比较集中明显的景物描写在结尾,小姑娘下车后,我在车上看到的车窗外的景色;因为景物特点是清新优美的,而且“百合”与小姑娘的形象重叠,表现的是小姑娘的自立坚强和人们的美好善良的品质,深化了文章主旨.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题目“山果”,就是文章中小姑娘的名字,她买的核桃也是“山果”,而且贯穿全篇,成为线索;据此解答即可.

  答案:

  (1). 小姑娘是一个瘦弱、穷苦、俊俏的孩子,她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乐观,懂事孝顺,懂得感恩.(4分)

  (2). 画线句是对农民工动作和语言描写,这些描写表现出农民工善良淳朴的性格特点,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3分)

  (3). “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消隐在茫茫群山中”这里借助环境描写衬托了小姑娘的形象,与文章开头相照应,深化了文章的主旨.(3分)

  (4). “山果”既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又是文章的题目,一语双关.同时文章还以山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4分)

  【点评】考查题目的好处是记叙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考点.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记叙文中题目常见的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充当文章线索;揭示文章中心;新颖,吸引读者.本文全文的故事都是围绕着“山果”展开的,所以也就是本文的线索.

  四、作文(共40分)

  11.(40分).读了《山果》这篇文章,或许你内心会涌出莫名的感动。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就会有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感动你,影响你。关于“感动”,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大跌眼镜,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

  【审题立意】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思路点拨】内容上,我们即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书写、交流的.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文体指导】如果写记叙文,那就可以运用叙述和描写等手法再现眼前所见景象和自己的心理过程,特别是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打动人心;如果写议论文,那就可以谈谈自己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谈自己的见解,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当然,无论写什么文体的文章,都应注意要把真实情感的表露放在第一位,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打动人心,也才能有力的表现主题.

  【表达方式】写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望而生厌.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解答】【例文】

  感动

  氤氲的夜色浸染着紫色的窗枝,梦里似乎又闯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月下.小路.老槐树…

  又是一个有月的晚上,风渐起渐落,吹乱了人们的头发,吹乱了人们的思绪,只有那颗心显得格外温暖.

  槐树在小路的尽头,树下有间馄饨店,摊主是一位慈祥的老伯,六一的样子.虽然在小路尽头,但生意格外好,常客新客不断.

  晚自习回家的学生三五成群,骑过大路,在三岔路口分散.我独自骑在路上,黑暗袭来,寒冷袭来,我便哼着歌为自己壮胆,但无名的落寞还是爬上了新月,高挂在心头.

  好不容易挨到了槐树下,下车缓解压抑.正值老伯收摊,今天忙到这儿才刚歇下.老伯这才看到我,带着微笑向我招呼“小姑娘,吃馄饨吗?我摇摇头.他又接着说”晚自习刚下课,饿了吧,来爷爷这,爷爷今天请你吃.“我高兴地坐下了.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月除政府的补贴外,生活仅靠这家店维持,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好累.但当乞丐乞讨之时,他会端上一碗热汽腾腾的馄饨;放学晚归的学生,小巷无灯,总也能感受到微弱灯光下的爱.感动的心绪不只一次涌动…

  月下,槐树与老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深秋晚景图,吃完馄饨,卸下扔下畏惧,带上感动,带上爱继续后面的征程.

  路上,寒冷黑暗无影无踪,反而多了一份赏月的欣喜.今夜月如豆芽,调皮地拨弄水波,湖水闪着葬在{郑金色梧桐演绎着自己的童话…

  老伯忙碌的身影在月下显得格外修长,那份感动承载着我的心隐藏在槐树下,伴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黑暗无月的夜晚…•

  坐在窗前,翻开日记本,用心为墨,感动为笔,记下那一个有月有槐香的夜,好静好醇…

  【点评】【例文点评】感动之心隐藏在槐树下,为什么?原来是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伯在夜将深人快静之时端上一碗热气腾棒的馄吃,此情也真,此情也纯.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更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一切尽在不言中,自然朴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足见考生选材功夫的与众不同D考生在描画”月下,槐树与老人构成一幅和谐的深秋晚景图“的过程中,字字用心,句句含情,情景交融,情中含理,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2017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相关文章:

2023北京新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11-30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范文(精选四篇) 11-30

广东省2023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11-30

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 11-30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集合3篇 11-30

黄湾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5... 11-27

高考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锦集五篇 11-27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3叶子的眼睛【6篇】 11-27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11-27

2023-2024学年第一学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