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的实质]分离定律的生物学意义及适用范围

2019-01-07 高考生物试题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孟德尔分离定律。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分离定律的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分离定律的意义

  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决定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纯合子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个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分离定律的基本类型

  交配类

  (1)杂交:一般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指同一个体或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间交配的过

  程。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

  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两种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的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5)性状分离比

  ①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3:1

  ②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1:1

  遗传因子类

  (1)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的遗传因子

  (2)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的遗传因子

  个体类

  (1)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2)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分离定律的实质]分离定律的生物学意义及适用范围】相关文章:

2023天津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集合3篇 10-31

202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09-22

​2023年湖南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推荐 07-03

2023年山西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精选 06-14

2023年云南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推荐 06-14

2022全国甲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11-28

[肥沃土壤的特征是什么]肥沃土壤的特征... 01-07

[蜗牛的特点有哪些特点]蜗牛的特点及其... 01-07

兔子的外形特点描写_兔子的特点有哪些形... 01-07

[熊猫特点有哪些特点]熊猫的特点有哪些特征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