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系统_生物膜知识点专题复习

2019-01-07 高考生物试题

  生物膜专题复习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它们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功能上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配合。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一 知识网络

  二 考点例析

  考点1.生物膜的成分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含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糖蛋白、糖脂等。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核膜、细胞器膜上糖蛋白的含量几乎没有。在发生癌变的癌细胞的表面会发生一些变化,如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而使得癌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

  例1.(2008年山东)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主要考查了细胞的化学组成和物质的鉴定。“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故细胞膜成分中含有糖类+蛋白质=糖蛋白。

  答案:C

生物膜知识点专题复习

  考点2.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和结构特点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以镶在、贯穿、嵌插三种形式分布在其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糖蛋白一般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等功能有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例2.(2009年北京)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解析: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生理特性等。糖被(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而内侧就没有,这说明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载体蛋白具有运输的功能,是贯穿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答案:D

  例3.(2010年全国Ⅰ)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 )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解析: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考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胞吐(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胞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

  考点3.生物膜的功能及其特点

  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功能;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方式,其中除了被动运输之外,其它方式都要消耗能量。其它膜结构具有提供酶附着的支架、使细胞内部区域化等功能。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例4.(2009年山东)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①②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考查细胞膜功能中的信息传递与必修三人体稳态的调节部分。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间隙中是组织液,是体液成分。A选项符合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异同,C选项考察体温调节的过程,D选项考察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其中的神经内分泌该是下丘脑。

  答案:B

  例5.(2010年天津)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解析:本题以物质运输相关生理过程为载体考查物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等。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它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故仍能吸收葡萄糖并分解功能。植物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细胞失水而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即细胞的渗透压升高。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它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中高尔基体可形成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抗体释放到细胞外。

  答案:B

  考点4.生物膜的种类及其联系

  生物膜包括细胞膜(质膜)、核膜及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其中细胞器膜包括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等膜结构。内质网膜是细胞中分布最广泛膜结构,它与核膜、细胞膜、一些线粒体膜直接相连。

  例6.(2010年山东)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解析: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及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有关。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不含有脂肪。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粒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而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只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有关系。

  答案:A

  例7.(2007年江苏)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d是 。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解析: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有关知识。根据细胞器膜的形态特点,可判断a是高尔基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它们都是由膜构成的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磷脂,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b和c之间相互融合的依据是膜的流动性。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1)高尔基体 高一 内质网 线粒体(2)流动性(3)蛋白质和磷脂(4)细胞膜核膜 选择透过

  考点5.物质穿越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在高中生物试题中经常出现,也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其中,常涉及的知识点有:⑴常涉及到的细胞结构的膜层数: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2层膜,液泡、细胞膜均为1层膜、核糖体、核膜上的核孔均为0层膜等。⑵常涉及到结构和细胞: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粘膜上皮、肾小囊壁、肾小管壁细胞等均为单层上皮细胞,物质在穿越这些细胞时均穿越了两层细胞膜。⑶常涉及到的生理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泌尿、血液循环、神经传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例8.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 )层膜

  A.6 B.7 C.8 D.9

  解析:主要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问题。小肠中的葡萄糖需要穿过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成为血糖。再经过血液循环,穿越毛细血管到达组织液,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薄壁,而穿过每一层细胞都需穿过2层细胞膜,因此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7层膜。

  答案:B

  三 高考模拟练习

  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式为b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由于生物膜在厚度和化学组成上相同,所以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2010年广东) 右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3.(2009年浙江)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学(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4.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等各种膜结构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

  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

  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有差异,细胞膜的流动性也与①、②和③有关

  B.如果该细胞能接受激素的调节,则与①有关

  C.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如果图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a可代表甘油,b可代表K+学

  6.(2007年四川)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

  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7.(2010年海南)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

  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8.下图是某一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生物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欠妥当的一项是( )

  A.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②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如果A中的02被B利用,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B中的[H]是丙酮酸分解为C02时产生的

  D.B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膜面积,从而为适应其功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9.(2009年海南卷)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内膜含酶,叶绿体内膜不含酶;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扩大接触面积利于反应充分迅速进行;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10.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若细胞1是垂体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1.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02,进入相邻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此过程中C02需穿过( )层膜

  A.4 B.6 C.8 D.10

  12.(2009年宁夏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13.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 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要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

  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B物质的缘故

  【参考答案】

  1.D 2.C 3.C 解析:本题是以荧光标记法为背景来考查细胞的结构特点。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使细胞膜表面出现“成斑现象”而出现荧光斑点。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当荧光照射出现荧光淬灭以及当激光束照射后出现的荧光恢复是由于细胞膜上被荧光标记的蛋白质或磷脂分子可以水平方向上运动而导致的结果。这个现象体现根据荧光恢复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

  4.A 5. A 解析:主要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应的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a属于自由扩散,b属于主动运输;①②③分别是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其中,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一般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不同物种的细胞膜上,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是相同的,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蛋白的种类不同。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流动性有关。

  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完成分化后,细胞内的结构和成分都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这时细胞膜上含有的各种蛋白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也会发生改变。膜的流动性是它的结构特点,这决定了膜的相互转化。特异性免疫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抗原信息,从而确定敌我。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离不开高尔基体的帮助,而且主要是通过膜泡的形式进行,因此加速了膜成分的更新速度。

  7.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是具有双膜构成,内有基粒和基质,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其上具有叶绿素和酶,能进行光反应;基质中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故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8.C 解析:从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来看,A表示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它是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的反应; 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它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中的①是叶绿体的色素,它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B中的②能将[H]和O2转变为水,可见它应该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起催化作用的呼吸酶;B中与氧气结合的[H]是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即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时、丙酮酸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时产生的。同一个叶肉细胞叶绿体中产生的O2进入线粒体时要穿过4层生物膜,即叶绿体内膜、外膜和线粒体外膜、内膜4层生物膜。叶绿体通过形成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增大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

  10.B 解析:主要考查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之一 ──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则细胞2可以是组织细胞、甲状腺细胞、性腺细胞(如卵巢细胞、精巢细胞等)。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从胰岛素的作用来看,细胞2可能是肝细胞、肌细胞、正常的组织细胞等。即胰岛素促进血液中葡萄糖在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在肌细胞内合成肌糖原,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细胞1的分泌物,可以是一些蛋白质类物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可以是一些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也可以是一些脂质,如性激素等;还可以是其他化合物,如组织胺等等。

  11.B 解析:关键词是“相邻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02从一个细胞的线粒体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需穿过两层细胞膜和线粒体、叶绿体的各两层膜.共计6层膜。若为同一细胞内,则只穿越4层膜。

  12.D 解析:植物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海水中的海藻通过积累溶质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防止细胞因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液泡膜和细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13.D

  高三生物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与技能:

  ⑴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⑵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2.过程与:

  ⑴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中难点

  1.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教学难点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三、课时安排

  1学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内容板书 组织和引导 活动 教学意图

  【讲述】同学们好! 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

  【展示图片1】玩过山车的图片

  【讲述】过山车大家玩过吗。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

  问题探讨:

  1、 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

  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留待学完新课后回答〗

  1.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2.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新课导入

  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

  转折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等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什么是体液调节呢?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

  提示:兔子在CO2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呼吸会加快加强,这说明CO2有什么功能呢?

  CO2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运输的呢?

  所以,CO2的调节应该属于哪种调节方式?

  除了CO2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激素类调节因子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同学总结什么是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激素调节。

  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

  这说明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的作用是促进呼吸运动。

  体液。

  体液调节。

  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要更好解释“过山车现象”,我们先要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来做个比较。

  先简单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

  3、 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由此,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填下表【板书】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

  3: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思考讨论填表

  〖精讲〗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形成了局部电流,所以这种运输速度非常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虽然有突触延搁的现象存在,但相对来说延搁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而体液体调节需要经过物质的分泌、体液的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过程,时间经过得就长了。

  神经调节中,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某一刺激引起的反射作用范围就是这条反射弧的效应器,比较准确而局限。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广泛弥散在体液中,很多调节因子(如甲状腺激素、CO2)的靶细胞是几乎包括全身所有细胞。即使它有特定的靶器官,它的功能也常常会影响到全身。如胰岛素分泌的不正常会使流遍全身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产生糖尿病。

  神经调节中因为神经冲动的产生是由于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在兴奋后马上回到静息状态,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会受突触间隙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而失去功能。所以每次反射产生的时间很快,完成后又马上回到原来状态。而体液调节中激素或是其他调节因子被分泌到体液中后,它能存在较长的时间。

  我们通过分析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都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那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 转折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这里我们用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1.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2.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3.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讲述】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出示图:体液调节图解

  4.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5.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曾经接触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

  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7.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8.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9.请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10.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的是在哪里进行的什么过程?

  11.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我们在第2节练习的题目中接触过了,还记得它的作用吗?

  【转折】很好。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来探讨水盐平衡的维持。 1.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的进行,大大提高的人适应变化中的环境的能力。

  2.物体的温度高低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环境的温度。而人的体温高低和环境温度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取决于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和人体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之间的比例。

  3.人体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主要通过体表热辐射散失热量。

  4.寒冷环境中作为产热结构的肌肉和肝脏代谢旺盛,产热多;作为散热结构的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炎热环境中,肌肉和肝脏代谢减弱,产热少,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多。

  5.甲状腺激素。

  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7.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

  8.人体的体温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的。当环境温度持续长时间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就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增减衣物、转移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降温或取暖等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9.极地工作人员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肌肉、肝脏细胞代谢非常旺盛,汗腺分泌很少,毛细血管收缩。而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则正好相反。因为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极地工作的人员要穿很多保暖衣物,喝温水,作室内加热等措施。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多喝盐开水补充汗液中流失的水分和盐分,室内要通风,准备风扇、室内降温等措施。

  10.是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完成的水分和盐分的重吸收过程。

  1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

  【说明及问题】1.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分析讨论,然后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2.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提示】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3.反过来,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就没有作用了吗?请举例说明。

  【讲述】是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1.生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了,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趋于正常。这属于体液调节。

  1.生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尿量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趋向正常。

  2.课本P33第一段。

  3.有的。比如说甲状腺激素的几个功能中有一个就涉及到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小结】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解决 “问题探讨” 见开头提示

  〖作业〗〖教师适当提示〗

  基础题1.(1)×;(2)√。

  2.提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拓展题1.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缓慢的;而神经传导的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是以电流的形式,只在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形式,所以激素传递信息多数情况下没有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

  2.在紧急情况下,紧急信号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它的释放。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兴奋性,使机体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使肺通气量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液重新分配到骨骼肌和肝脏,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等。在这一过程中,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很难区分,它们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的情况。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补充练习〗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

  A.电荷 B.局部电场 C.局部电流 D.电势

  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 )完成的

  A.突触 B.突触小体 C.突触前膜 D.突触后膜

  3.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兴奋性

  4.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 D.协调中枢

  6.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D.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7.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言语C.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下丘脑

  8.人体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通过突触实现。下列对这种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变成电信号

  C.突触处兴奋是能单向传递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兴奋是同步的,没有延搁

  9.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元 D.轴突

  10. 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C A C C C C B D C B

  生物复习全攻略2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

  54.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5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7.在真核细胞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58.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59.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60.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1.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6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63.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4.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5.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信使RNA上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66.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上能够和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反密码子也有61种。

  67.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6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69.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70.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71.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72.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73.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现为代代遗传。

  74.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应该禁止。

  75.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

  76.据统计,我国的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而女性发病率仅为0.49%。

  77.一般地说,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甥的(交叉遗传)。

  78.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7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产生新性状。

  80.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81.自然界中的多倍体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人工形成的多倍体植物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有丝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纺锤体。

  82.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83.所谓的利用单倍体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这里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单倍体必须是针对二倍体而言,即是由二倍体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84.生命的起源经历了四个化学进化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85.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86.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87.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称为自然选择。

  88.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9.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90.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定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方向上)。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9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92.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

  9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94.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9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9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9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8.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100.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高中数学。

  10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0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食物关系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

  103.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104.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0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107.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改变为现代的"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108.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稳定的产量,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09.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10.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111.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高中生物复习方法快速提高生物成绩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 高考,理解和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直接观察了解各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前重点。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10.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

  平时利用百科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

  第一节课教学应把激发的,使认识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学的,培养的学意识做为主要内容。

  第1节课任务繁重,难度极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对学生的基础、性格特点不了解。由于生物学为非科目,社会、学校、家庭对生物学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多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动力,这是第1节课遇到的主要困难。

  要完成第1节课的教学任务,需扫除以上教学中的障碍,应采取如下措施,教师在放时发一份调查问卷,其具体内容包括:

  1生物学知识;

  2你看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书籍?

  3初中生物学你都学过吗?

  4你上初中时做过生物实验吗?

  5你参加过生物学竞赛吗?

  6你是生物学兴趣小组成员吗?

  7你能认识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8你喜欢养花和饲养小动物吗?

  开学时将问卷收回,认真统计研究分析,掌握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在备课时,1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生物学者简历,如:达尔文、李时珍、孟德尔、摩尔根和童第周等 高中语文。重点介绍他们的成长史、主要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2查阅,掌握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生物学研究展望和应用。如: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基因移植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研究,根瘤菌固氮基因研究,人类基因定位的大型工程。将以上内容整理成篇,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准备上课时使用。上课时首先将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借机激发;指出,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只要孜孜不倦,都会取得重大成就。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它会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详实材料的感染,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介绍生物学学习的方法。主要介绍、实验课和野外实习。接着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生物学知识集锦本,将报纸、杂志中和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摘录在生物学知识集锦中,要求学生坚持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使学生多渠道获取生物学信息。最后让学生走出,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校园植物,参观生物标本室和实验室。教师指导时内容要源于中学教材,但高于教材。本节课为学习生物学教材前的一节准备课,表面看零乱,但目的明确,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为今后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怎样能够快速学好高中生物

  针对科学的特点,学好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生物学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 高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学好高中生物看这里

  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学生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高中英语

  (2)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自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学生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4.提高解题技巧。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实验的主要目的,规范实验的操作要求,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其次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接着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环境富营养化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最后,学生还必须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生物膜系统_生物膜知识点专题复习】相关文章:

2023天津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集合3篇 10-31

202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09-22

​2023年湖南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推荐 07-03

2023年山西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精选 06-14

2023年云南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推荐 06-14

2022全国甲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11-28

[肥沃土壤的特征是什么]肥沃土壤的特征... 01-07

[蜗牛的特点有哪些特点]蜗牛的特点及其... 01-07

兔子的外形特点描写_兔子的特点有哪些形... 01-07

[熊猫特点有哪些特点]熊猫的特点有哪些特征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