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大量阅读的作文_课外大量阅读的作文

2016-03-05 高考语文试题

  篇一:小学课外阅读情况总结

  十里望回族镇中心小学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逐渐由封闭转向开放,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据初步统计,在小学阶段课文阅读量仅300篇左右,总计在15万字左右,总量还不及一部《三国演义》总字数的四分之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显然,仅靠课内阅读是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由此可见,加强课外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十里望回族镇中心小学积极实施“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工程,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书香校园,创设读书氛围

  为引领学生走进书海,品读书香,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学校十分重视书香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学校大门口的墙壁上有励志名言、名人警句、学生作品无不吸引着学生;从南至北的校园布置了名人读书格言和中外名著内容的展牌;每个班级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读书环境,学生作品园地里好书推荐、我的读书故

  事、每周一首古诗词、读后感言等时时散发着墨香,关于读书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等主题丰富、各有千秋的黑板报,让人耳目一新。学生走进学校,在无形中便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之中。

  二、把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首先从课堂延伸做起。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定的经典篇目,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语文教师立足于教材,超越教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对低中年级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对高年级学生广泛介绍情节曲折的小说、传记作品、科普作品等,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汲取全面的营养。比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为同学讲《三国演义》的精彩故事;学习《景阳冈》一课时,将同学们带入《水浒传》中;学习《猴王出世》时,又讲起《西游记》的故事。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愿望,使读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除了结合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的名著外,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每月向学生推荐精品少儿读物。这些图书有传统精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基督山伯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等;也有热销图书,如《郑渊洁童话》等。

  三、创造条件,做到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读书

  1、科学安排,落实阅读时间。

  学校规定从每周的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看似挤占了语文课的时间,但老师们积极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每周一课时的时间是便节省出来,从而保证了课堂上学生读课外书的时间。阅读课上同学们或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有目的地读书;或在一起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或互相推荐好书;或师生同读交流;或聆听老师娓娓的讲述;或静静地手捧书卷在书海中徜徉

  2、开拓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

  (1)、建立“好书交换站”,实现“好书换着看”。

  这个活动主要在班内学生间、平行班级中举行,同学们用自己书换取别人手中自己喜欢的书,扩大了阅读量,以书会友,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2)鼓励学生自主购买阅读材料。学生情趣不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不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兴趣,以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优美的优秀的古诗作品,感情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意境深邃幽杳,语言精致优美,所以,让学生诵读诗歌,能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多读古诗,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巨大的作用。

  四、开展“读千古诗文,做谦谦君子”诗歌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校为了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大量的积累,规定全校学生每周必背一首古诗词,所背古诗的内容张贴在班内宣传栏上;为了方便学生诵读,给每个学生都印发了推荐的必背古诗;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教师利用早读时间检查学生背诵古诗的情况。学校还在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查,反馈成绩。

  五、实施读写结合,提升阅读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读写结合是促进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的良好措施。学生读的多了,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就会把他们的见闻感受自然地倾诉于笔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多读有益书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好日记、作文,以检验阅读能力的发展状况。为给学生创设一个发展平台,展现学生作文水平,学校定期进行写作比赛,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现出来。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的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喜爱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课外阅读。

  六、坚持开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节活动,使课外阅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

  为使课外阅读开展的扎实有效,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每年十月份坚持开展一个月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节系列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悠悠书香,点点墨趣”手抄报评比活动

  要求手抄报图文紧切读书主题,内容可以是摘抄、读后感,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文章,做到布局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字迹漂亮。三至五年级学生每班选出15幅作品参加评选。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张贴于展版、墙壁上,让大家鉴赏。

  2、开展 “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活动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经讲过:“我手里有一个苹果,你手里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人交换一下,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交流思想则不一样,我把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两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苹果”,在班级中积极开展“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生自己在认真读一

  本书的基础上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感受感想等方面进行推荐。每位同学推荐后班中同学进行评价、提建议,在活动中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达到了知识相互传递的效果,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读书笔记展评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为此,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人人都备了读书笔记本,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如下一些栏目:题目、作者、阅读时间、美词、佳句、读书心得,旨在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注意欣赏故事情节,引导他们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让“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同学们记录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大大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提高了语文素养,获得了审美体验。

  好书美文如久旱甘霖,酷暑凉风,对人的心灵起着浸润、净化的作用,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课堂上同学们争相发言,时而可见妙语连珠的现象;学生作文水平大大提高,精彩语段不断涌现,名人名言的巧妙运用如锦上添花,对事物的认识也日渐全面深刻。学生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展现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辉煌前景。

  篇二:阅读与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使儿童领会、理解词语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跨得比较稳的话,往后“长途跋涉”也就不会太困难。

  有天早晨,我和班上的学生都在做早操,发现天空飘着一丝丝白云。早操完毕,我把他们留下来,指着天空对他们说:“你们看,天空的云彩怎么样?是什么预兆?”他们抬头看了看,说:“天空飘着白线似的薄云,就要刮大风了。”这是他们在《一个气象哨》一课里学到的知识,现在和实际一联系,知识得到了证实,对所选用的词语(飘,白线似的,薄云)也就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

  在语文课中,有些词语,含义并不深奥,可是因为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如,“三十万人的眼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投”,社主任“走上讲台,扫了大家一眼”中的“扫”,都有看、瞧、望的意思,然而在这两个具体句子里,如用“看”、“瞧”、“望”来代替“投”和“扫”就不恰当,也不能把“投”和“扫”互相调换。这就要引导学生很好地去体会当时的情景,达到“意会”,知道怎样的词语用在什么样的场合更确切,学生写作时就不随便使用了。

  在讲读教学中,结合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他们一道研究课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能要求在一篇课文的讲读分析中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很多问题,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上学期教《开国大典》时,我考虑到学生描写游行队伍的词语很单调,总是第一什么队来了,第二什么队来了,后来又是什么队来了。描写欢乐的场面老是那几个“热烈”呀,“兴高采烈”呀,等等。在讲读分析这一课时,我就有意识地找出一些词语来给他们欣赏。描写部队行进的有:部队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乐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步兵齐步行进,炮兵横列前进,装甲车、坦克车整整齐齐地前进,骑兵师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归纳描写掌声的词语:轰雷似的掌声,排山倒海的掌声,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描写红旗的有:迎风招展,旗帜飘拂,红旗翻动……类似这样的词语、句式,学生仿效应用都不是太困难的,然而不给予一定的提示、归纳,却也易为学生所忽略。

  阅读课上不断给学生知识,给他们那些能够理解、消化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知识,为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是我们语文教师始终应该重视的。只有始终重视,才能见效。四年级上学期,王××同学在一篇作文中,描写第一次到校情形时写道:“……她一眼看到了我,就跟我打招呼,和蔼地问我几岁了,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一一作了回答。”原来他是在模仿一年前读过的《最幸福的会见》里的这么几句:“……毛主席一面走,一面亲切地问我:你几岁啦?读几年级了?我一一作了回答。”由此可见,只要扎扎实实给学生一些知识,学生自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运用起来,而不必操之过急。今天给了学生一些东西,就希望学生在明天的作文里运用,这是不实际的。

  课外的各种阅读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为他们的说话、写话、作文从生活方面积累材料。

  学生阅读课外书报的兴趣和习惯是可以逐步培养起来的。我先是结合阅读课介绍一些读物。如,教了《刘胡兰》以后,告诉他们,课文里介绍的只是刘胡兰英勇牺牲时的情景,比较简单;在《永生的刘胡兰》一书中,还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随后我选读一段给他们听,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还告诉他们,《英勇不屈的赵一曼》和《女游击队长》等也是讲女英雄的故事,都很好,可以自己去读。在学生读了一些书以后,我组织故事会等活动,让他们介绍有趣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心得。选择合适的书,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指导他们阅读。先要求学生弄清书里有些什么人,讲些什么事;再要求学生说出卓娅、舒拉是怎样的人,小时候怎样学习、劳动?在和德国鬼子的斗争中表现得怎样?最后要求他们再细致地读一遍,找出重要的段落,找出刻划英雄形象最深刻的词语,并且用这些词语来概括卓娅和舒拉光辉的一生。

  每期《中国少年报》到了,我总是先看一下,挑一些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念给他们听或是指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去年我教了《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后,就把《中国少年报》上《勤奋学习七十年》和《革命老人徐特立》一书介绍给他们看,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教了《骑兵巡逻队》后,看到《新华日报》上有一篇题为《巡逻在海洋战线上》的通讯,内容不太深,估计学生可以阅读,也介绍给他们了。不少学生由于多读了课外书报,写作的内容充实,词语丰富。他们从书籍的海洋中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养料。 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得丰富多彩些,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好处。几年来,我结合阅读教材、不同季节、节日等等进行一些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带领学生一边游玩,一边用学到的词语来描述所见所闻。 班级开展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常向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骄傲的公鸡》是音乐老师指导排练的一个歌舞节目,它描写大公鸡因为骄傲,要逞能,硬着头皮下水游泳,差一点给淹死。后来得到小鸭子的帮助,才脱离了险境。公鸡受到了教育,就不再骄傲了。儿童对这个节目是很感兴趣的。我就要求他们叙述故事的内容,描述表演形态。这样,参加表演的更认真地排练了,观看表演的也看得更细致了。

  我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节日活动,如,合唱、独唱、舞蹈、朗诵、游戏、体育表演、快板、相声、木偶戏、故事讲演。有的儿童轮不到排练和上台表演,就在旁边观看。看着看着,也手舞足蹈起来。歌词、台词无形中也会唱会背了。手工劳动课的做针线、泥工,课余的剪贴、画画,也总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劳动中,学到了技能,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内容,也为表达创造了条件。

  课内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练些什么呢?

  先谈课内。我所说的课内练习,是指作文和语文课上进行的各种书面练习,包括造句、看图写话等。造句、看图写话等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语文课上其他一些书面练习,主要是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来进行的。所以这里只谈谈关于作文的一些问题。

  作文,我班学生从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了。学期初,我有个大概的打算:写些什么体裁的文章?各几篇?大概在什么时候进行?命题时,首先考虑这个阶段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有些什么可以说的话。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学生明明无话可说,而硬要他说,他就会把作文看作是一件“苦事”,见到作文就害怕。反之,学生有话可说就越写越有兴趣。我记得,在他们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位法国女外宾来我校参观,第二天,我出了个题目——《欢迎法国阿姨》,先让他们说说,说了以后再写下来,居然都能写出有一定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来。两三年来,我班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在感受到一些新鲜而又有意义的事物后写些东西。他们摸到了“规律”,常常会主动问:“斯老师,又要作文了吧!”

  作文的指导工作,我做得比较简单。一般只把题目要求说一下,写作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提一下,学生就能动笔写了。有时,我多说几句,告诉他们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有的学生就会握着笔,焦急地说:“斯老师,您不要说了,就让我们写吧!”但是,也有的学生写了作文题,呆在那儿,说:“我们没有东西写,不会写。”对这样的学生,我就个别给一些启发,帮助他们找到可写的材料,鼓励他们积极写好。几十个学生,水平有高有低,成绩有好有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指导学生作文,并不过分强调列书面提纲和打草稿。但写作之前,要求他们认真想一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结尾等等,以免涂涂改改。我这样想:日常要求的书面表达,如,记事、写信,不可能也不必要打草稿。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语句通顺的短文和日常需用的应用文,那么,能把他们训练到拿起笔来就写,不是很好的么?再说小学生在作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般都不复杂,先构思一下,在脑子里组织一下,并不困难。所以我班学生的作文,虽然不起草稿,本子还比较整洁,字迹也比较清楚,段落、层次一般也还分明。但有时候,我也要学生写提纲、打草稿,指导他们多修改。教学生写话作文,或是要他们列提纲、起草稿,重要的是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他们产生需要这样做的愿望,而不当作是老师支配的任务。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锻炼,逐步提高。

  课外的写作练习,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大量的存在着,形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

  一种是根据实际需要,写请假条、留言条、简单的书信,这在一年级就开始了,前面已经说过。

  一种是听比较重要的讲话时,要求他们记一些要点或主要内容。这在四年级时开始进行,我也和他们一起记。如,去年放寒假时,学校举行结业典礼,我们都坐在教室里听王校长的广播讲话。我说:“今天王校长的讲话很重要,她将要告诉我们寒假可以做些什么,怎样过才有意义。我们要把王校长的话拣最重要的记下来,把她的话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现在我和你们一起记,我把听到的要点写在黑板上,你们先自己试着记,记不下的时候再看黑板上的。”这种记笔记的要求是很低的,可是能训练听写的速度,将来有实际运用的价值。 一种是写墙报稿。有一次,王××同学把教室里的脏毛巾带到家里洗得干干净净的送了回来,大家都称赞他做得对、做得好,我就指导他们把这件事写出来。有的儿童拾到东西,想办法找失主;有的儿童帮助同学做教室整洁工作;有的儿童写字时姿势正确……好人好事,不断出现,通过书面表扬,大家都受教育,还促进了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等品德的成长。一种是结合学习经验介绍,提纲挈领地写几句。经验介绍本来只要几个儿童作重点准备,为了给全班学生多一次写话练习,我就设法引导大家动手。例如,去年别班同学要我班刘××等几个字写得特别好的同学介绍写字的经验。我对大家说:“别班知道我们班上刘××等几位同学字写得好,要他们去介绍经验。其实,我们班上许多同学字也写得好,我们大家都有写好字的经验,现在我们先来讨论讨论,有哪些好的经验。”有的说写字要坐端正,有的说写字要耐心,有的说写字要一笔一笔看清楚……他们说了很多。我说:“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想得再具体一些,一点两点都可以,想好了,就写下来。”

  又如,放假了,我适当地布置他们选过得有意义的日子写成几篇日记,也是一种练习。

  这些不拘形式、不限时间、地点的练习,布置时,我总是考虑到启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不使他们感到是“负担”,这是一。他们做了,我慎重对待。虽然一般都只看一下,但作得好的,同样提出来表扬,有时还要比命题作文多说几句,以资鼓励。这是二。综上所述,我的体会是:多练是培养和提高儿童表达能力的重

  要手段。我班上的学生不怕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语言比较通畅等等,与课内课外的多练是分不开的。

  篇三:浅谈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源于优良的阅读品质。阅读品质是指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并有一定效率所具备的全部素质。阅读的目的、动机、心境、情绪、态度、思维等都可以影响阅读品质。

  技校生语文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处在技校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进一步扩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训练方面。课外阅读是语文课所必须的和应有的,这是由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著名作家王蒙也曾说:“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和智慧,高尚和纯净的感情也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一、目前中专生的课外阅读状况

  作为技校生语文教师,工作以来让我感到最头疼的就是每当在课堂上要涉及课外知识或文学常识时,底下总是一片沉寂,学生视野狭小、知识贫乏,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甚是难堪。其实我也明白,我们的学生知识面太窄了,这与他们课外阅读的不到位有着莫大的关系了(虽然地区的差异和限制也是有一定关系,但我认为还不是最直接的和最关键的,也不是本次要谈的重点)。

  1、学生因素制约,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和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有些人认为课外阅读是没有必要的,学习嘛,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习一下学校开设的课程就足够;还有人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如果课外还要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那么除了课外作业,吃饭,休息,哪还能有时间来玩耍呢。曾有人说过:“学生是否喜欢读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是否喜欢读书。” 的确,我们是一个很缺乏阅读习惯和阅读风气的国家,但是老师们应该在这方面指导一下学生,帮助孩子跳出语文教材,从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2、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多持消极态度。

  学生、家长往往把分数看成是命根子,所以成绩在他们心目中是第一位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当然,这是大教育环境决定的。因此,部分学生的家长不能理解、不能支持,甚至是直接明确反对,家长的消极态度往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或者阻碍,或者抑制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还有大部分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必须是“教材辅导书”,这种对课外阅读的狭隘认识,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3、学生课外阅读无序与低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无序的主要表现是:一是盲目地、没有选择地读,得到哪本读哪本。二是所读的书不是“精品”,喜欢阅读学生推荐的那些搞笑的或是武侠言情一类。44.9%的学生把漫画、卡通书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 67.3%的学生把中小学生自己写的作文集作为主要的课外读物。阅读的无序必然导致低效。

  4、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对于一些好的习惯,诸如:较为广泛地涉猎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名著,每周或每月的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依照个人兴趣经常性阅读和搜集某方面的文字材料(比如说像电影评价,时事评价,足球评价等);持续关注报纸、杂志以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网络文字资讯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能够养成。而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诸如:没有阅读几行便昏昏欲睡,对文字描述的事物不在头脑中联想、想象、加工和存储;没有自己的阅读计划,不懂得选择,盲目地跟风,喜欢追随大流,没有自己个人的心得;不读报纸、杂志甚至宁愿沉迷网络游戏却不看一些网络文字资讯等不良的课外阅读习惯却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还不容易根除或是矫正。

  二、语文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不仅能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而且能增大语文信息量。它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弥补课内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适应时代大需要,社会的发展。 我们阅读一部好书,就是结交一位好友,那种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观点的认同,情感的融合,都有利于我们美德的养成。阅读《离骚》,我们明白了屈原的爱国之心;读《三国》,我们钦佩诸葛亮的智慧;读《悲惨世界》,我们看清了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阅读在教学训练方面的作用吗?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智能、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不会影响课内语文学习,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语文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扎在中外名著中,从中汲取精华,加以生发,才能有所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能使人目视万里、通晓古今的,唯有书籍;能使人接过前人的棒传至后人,以至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还是书籍;能使人晓事明理,化解因面临各种矛盾而焦虑的,主要的也是书籍。从某个特殊角度讲,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概念,要想有丰富的人生,就得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因为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优秀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大多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著名作家王蒙也曾说:“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其次,写作需要阅读,阅读能发展人的心智,丰富人的情感,阅读的情景会激活人的不同体验,让人生成个性化的感悟。恰恰好现今我们倡导作文的个性化表述。个性化表述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统一下的概念,它的内核,一个是“真”: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一个是“特色”:是自己的感情和体验,是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是自己眼中的外部世界,是能承载这些内容的独特的言语传递。而这个“真”“特色”依赖于作者本身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认识的丰富,体验的积累和扩展。作文本该去陈述什么,显示什么,传递什么,但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识中,作文仅是像数理化一样的作业,希望有一个套路,然后找一些东西填充。因为应试,更有空的假的充斥其中。选择阅读,就是选择感悟和体验。文字形成的空间远不止文学,它的世界很大,很丰富。在目前学生生活接触面普遍较窄,缺乏更丰富多彩的第一性的生活感受的情况下,阅读是写作个性化的最好的策动,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在学生写作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就在于向文学艺术求援,力图从那里借取创新的激发点,激发起匪夷所思的想象力,摧枯拉朽的突破能力和灵感勃发的构思能力。”这段话道出了阅读对于写作特别是构思上的巨大援助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中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究竟如何搞好阅读呢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源于优良的阅读品质。阅读品质是指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并有一定效率所具备的全部素质。阅读的目的、动机、心境、情绪、态度、思维等都可以影响阅读品质。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品质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为创造新知识提供智慧和灵感,塑造充实完美的人生。

  三、创造性阅读的主动性品质

  阅读的主动性品质是指阅读者有强烈的内在阅读动机,能够在没有外力驱动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内心需求主动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进行阅读理解、深入钻研探求等心理品质。  主动性阅读是阅读者内在进取精神的体现。它来自阅读者对阅读意义的真正理解,来自强烈的阅读需要和求知热情。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性的阅读品质,就必须加强阅读的必要性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阅读是人生的需要。首先,阅读是人们获得和聚集知识的主要途径。人类的知识无不来源于实践,但获得知识,聚集知识,则不必事事躬亲。大量的知识来自前人实践的经验,来自书本。因此一个人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既然提倡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究竟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课外阅读。教育学生要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提高能力的一种途径,学生们思想上应对课外阅读有足够的重视。

  2.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

  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关键,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侵蚀。课外读物,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甚至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老师要做大量的沙中淘金工作,把书海中的精华推荐给学生,在讨论举例中帮助学生鉴别好坏,进而有计划地针对学生年龄认知特点给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比如我除了要求学生平时阅读中外名著外,还向他们推荐了《读者》、《青年文摘》、等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杂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篇四:让课外阅读为作文铺路

  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建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多读多写,别无它法”。作为语文老师,笔者发现,平时喜欢阅读的学生往往写作水平高。那么,怎样的读书方式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最大呢?很多教师不惜把课文揉碎、嚼烂后喂给学生,希望用精细的阅读指导来举一反三;甚至通过多次的抄写课文、生字等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可最后总是发现,效果并不那么令人满意。调查显示,对学生习作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博览群书中的泛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课外阅读即使是囫囵吞枣,但也加大了阅读的“量”,积累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加深了对各种文章的感性认识。就好像蜜蜂出去采集花粉,翻山越岭尝遍了百花才能酿出甜美的蜜来,如果只是流连于某一片玫瑰,采集来的蜜未必能让人馋涎欲滴。旅行家走遍了名山大川,方能够了解山的品格;走遍了江河湖海,才能真正知道水的脾性。学生在无拘无束中,思想在活动,知识在积累,智慧在碰撞,写作能力在提高,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恰恰是阅读给带来的成就与快乐。

  课外阅读对学生的习作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展到学习生活、家庭、社会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一是置办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以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寄放在班级里,每个人带来几本书,班级就有几百本的图书。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二是开展活动提倡阅读。学校或班级应经常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等,营造氛围让学生大量而广泛地阅读;三是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海,老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求,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阅读方式

  对一般性的知识类、报刊杂志可建议略读、泛读、跳读法,能做到有捕捉信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效果即可;而对于经典片段类、美文佳作,可选择精读、细读、品读法,反复体会,品其精华,知其精妙;对诗歌、散文类可选择诵读,领悟气韵,体会感情,训练语感;对科普知识则采用默读,便于停留和反复,利于理解和思考。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多了,词语、名言佳句自然也能信手拈来。阅读可以丰富知识,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自我觉察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异同,使其能注意对书面言语的锤炼。

  一、泛读进入课堂

  每周的语文课可以拿出一两节课让学生阅读。我从学校借来了《床边的小豆豆》、《鲁滨孙漂流记》等书籍供同学们传阅,结果,大家如饥似渴,下课的时候看,放学铃声响了,还都恋恋不舍呢。甚至有的学生上课忍不住要拿出课外书来看,既然有些学生上课喜欢偷偷摸

  摸读这读那,何不顺其自然开开绿灯呢?想读书就是语文学习最好的习惯嘛!

  二、指导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促学生综合素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已经成为了读书开智的座右铭,阅读行为本身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感知,可以说阅读就是写作“源头”。阅读,不应该只是仅仅停留感知、理解和口头交流,更应当好好把握住这个“源头”,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独有的想法和表达。甚至由此及彼,激发自我的写作激情,开展文学创作。

  “不动笔墨不成书”是徐特立先生的名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写文章时,提起笔却无话可写;说话时,一开口却无词可言;即使写了说了,所写所说的东西总是语言肤浅,观念陈旧。这不仅仅在于学生自身的阅历不够,更主要的是在于他们读书读报太少。于漪也曾批评说:“现在读得极少,也很少动笔少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少写,哪来较好的表达能力?”阅读是吸收知识,而写作则是运用知识。学生通过阅读,不断丰富自己,吸取文化素养,积累写作材料。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摘录熟读精彩片段词句,以便用在自己的文章上,为文章增色添彩。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培养与激发,他们会感到自己所读的实在太少,知识实在太缺乏,就会主动地去增加阅读量,并在阅读时高度专注,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这样,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

  多引导学生去阅读,努力让阅读成为写作的铺路石。只有在大量阅读的牵引下,写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篇五: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人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广泛阅读。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形形色色的植物》时,我就让学生课前去图书室阅览关于植物的书籍,并用一节课让他们对自己的读书进行交流,孩子就有了兴趣。学习了《惊弓之鸟》后,让学生收集如《画蛇添足》、《声东击西》等许多成语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形成课外阅读氛围的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书,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交流。此外,我班还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二、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

  我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2、提供读前、读中指导。如: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如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写作特点等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

  3、指导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强调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1)摘录好词佳句。学生从读过的书中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且写出好之所在。

  (2)写读后感。提倡每位同学在读书时都要读有所思,读有所感

  (3)对他们所写的读书笔记应做到定期检查,纠正其缺点,鼓励他们长期坚持下去。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也和学生一样,一遍一遍地阅读,并随时摘抄、评点,随时和学生交流心得。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学生

  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三、重视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让他们间接丰富自己的生活,还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我们在家长中广泛宣传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使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配合。倡导家长坚持每天晚上都陪孩子看半小时的课外书,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与学生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建议家长在家庭为学生设置小书架,营造书香家庭。并且同家长交流意见,与家长共同进步。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学校在班级内建起了图书角,每班书架存书虽然不多,但是同学们把自己家庭的读物带到班级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只有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本领拿到读书实践中去运用,多读文学名著,多接触各种有益的报刊,让学生从读书中积累语文素养,才可能逐渐增强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六:关于高年级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1.喜欢阅读的占全班的1.7%,很喜欢阅读的总体只占67.9%。另外,男生偏爱看科幻类的课外书,女生比较喜欢有故事情节的课外书。

  2.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品质不高,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不够重视。 这一点根据表三表四的统计看出。其中家长赞成孩子看课外书,但丝毫不关系的占总体的23.2%。从表四反映的阅读时间得出结论:班里大部分学生看课外书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下,在一个小时以上的占全班的39%。

  3.阅读习惯不好,数量很少。读书的时候缺乏思考,懒于笔记。

  从表五不难看出,班里有两位同学在一整个学期都没有看过课外书,一学期看20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占总体的64%,班级里学生课外阅读量总体较少。表六反映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绝大部分同学读课外书的时候都是一看而过,没有进行深入的感知和思考,在阅读时会做笔记阅读后会写感受的同学占全班的32.3%,做笔记没有写感受的占14.3%,看过就算的占7%,46.4%的同学是会做一点笔记。

  此次调查问卷设计的最后一题是:写出你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或者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介绍并写一下感受。其中学生写的课外阅读著作比较单一,《三国演义》是阅读率最高的,占57%。其次是《哈利波特》,占32%。其中有一个学生读了《资治通鉴》,他的阅读评价是这部书不仅包含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故事,还有很多文学常识,知识的多元化。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见识比较有深度,而这类课外阅读也必定能够提高他的文学素养。 四、调查结论:

  1.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得到家长充分的赞成和指导。 在学生阅读兴趣和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情况调查中发现,赞成并督促的占76.8%,赞成但是不关心的占23.2%。这一组数字大致上反映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绝大多数是喜欢的。而且,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同时,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几名同学恰恰都是语文成绩特别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家长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与指导。

  2.老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从调查中发现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的指导。首先,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如果能有目的性地去读一批好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其次,从学生读书不加思考、不做笔记,的习惯看,也是缺乏指导的结果。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知识的吸收也如食物的吸收一样,必须经过消化,必须借助思考才能有所领悟。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学会读思结合。

  3.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养成。

  一定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学期中只读几本书,实在是有点少。很少的阅读量不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只有增大课外阅读的量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收获与体会:

  1.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班里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比如,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互相分享欣赏;组织读书的主题班会,评比“读书之星”,进行教育;设定每个星期的“好书推荐之星”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

  2.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老师可以组织定期的交流展示可以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家长在家可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陪着孩子一起看看书,分享其中有价值的故事情节。

  3.老师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活学活用,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好词好句也好,启示道理也好,都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篇七:重视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方能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实践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有的学生表情达意不够流畅,有的学生遣词造句不够准确生动。出现这些状况,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增长他们的智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纵深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的脑力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因为,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因此,具有指导性的阅读和广泛的课外阅读相结合,更能为学生作文提供支持。

  1、指导性的课外阅读,提供丰富的写作技法。

  众所周知,模仿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也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而课外阅读则可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体裁更多样的学习范例。因此,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发展,是作文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能使学生逐步懂得在习作中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词成段和连段成文。

  2、广泛性的课外阅读,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为作文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其一,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其二,广泛阅读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理解读物的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智力技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内容中,很多接触点是与课堂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获得大量综合性的知识,从而积累大量的的作文材料;同时,学生课外阅读越多,就越有利于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这样,学生的思维也会更活跃,表达起来也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习作时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科学引导,激励学生有效阅读

  不少学生对漫画书,口袋书情有独钟,对“大部头”却不感兴趣,除了爱好外,时间成本的考量是关键。倘若把学生对口袋书的热情转化成阅读健康少儿读本的激情,那必然是功德一件。当然,这种转化的发生,还需要借助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1、开辟阵地,丰富读物,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书的崇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四种崇拜心理控制学校时,学校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这四种崇拜是: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为了让学生形成“对书的崇拜”,首先是要有可以阅读的书本。我们主动取得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以校企联盟的方式,克服经费的困难,开辟了学生的阅读阵地——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读物。其次,把阅读设置为奖励机制。学生认真完成课内学习任务后,就可以去图书角继续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本;每周开展书评活动,汇报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的知识和见识,评出周阅读之星,给予奖励,同时也评出进步之星,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2、推荐图书,提示方法,让学生真正地自由阅读。

  广泛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感染,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但是,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盲目地、随意地选择读物,这样就达不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因此,

  学校除了定期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读本外,经常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社会部门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接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同时还给学生指引了广泛阅读的方向,学生向低年级儿童推荐一些活泼的童话故事书;向中年级学生推荐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人物传记、科学幻想读;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一些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读物等。如此,学生阅读的指向性更明确,同时也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选择自由度。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作文质量

  作文的形式不同,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方法也不相同。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除了指导学生模仿语文课本中的范文,运用记忆材料写命题作文外,还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学习写作。

  1、仿写练笔,形式为内容服务。

  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做到读必有所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根据各年级段的学生特点,指导低年级小朋友学着摘录精彩的句段。有的可以照原文抄下来,有的则要求稍作删改再写下来。摘录后还要尽量能写上一两句简单的评语类的话。这样,学生的语言不断得到丰富,知识不断得到增长,思维也不断得到了启迪。虽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文”,但它却是作文的前奏,是小学生打开写作大门的一把“必备钥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节活动,包括文学欣赏讲座,读书笔记会展,写作比赛,则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热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渐渐地变得有思想有感悟了,在老师的鼓舞和指导下,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写作技巧逐步提升,内容日渐丰富。

  2、鼓励原创,内容突破形式。

  在学生写作文时提供范文,仅仅让学生学习其语言和技巧,比之高一层次的要求则是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校刊《学生撷园》,每月一期,收录的均是学生的优秀原创作文,能在《学生撷园》上发表作文,是学生的追求,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充分肯定。如果自己的作文再被收录到学校《作文校本教材》中,则是对学生写作的最高奖励。这些优秀作文,因为是周围熟悉的同学写的,无论是在写作方法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使学生倍感亲切。因此,模范作文产生了波纹效应,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整体而言,学生的写作水平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我清楚地记得:王义太在他的作文中贴切地引用了“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为他的作文增色不少,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句话的?他捏着自己的耳朵回答:书上看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篇八: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

  一、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

  二、课外阅读开拓学生视野。

  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便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

  三、课外阅读陶冶了学生情操。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知道了古代岳飞、杨家将等是怎样精忠报国的;近代的林则徐、孙中山等是怎样爱国卫家的;现代的雷锋是怎样助人为乐的等等,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得到高尚人物的洗涤,也得到了净化。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读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四、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从中汲取了文中的精华,从而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五、课外阅读让学生形成了能力。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他们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良好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积累;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课外阅读能使学生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七、读书要读好书。

  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读课外书,得先看书的好坏。

  那么,读哪些书比较好呢读什么书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和自己的文化水平来做选择的。幼儿应该读一些启蒙类的书.如<<幼儿经典枕边故事>>,<<唐诗三百首>>等。3~4年级的小学生应该读一些漫画类,知识类,文学类的书。如<<儿童文学>>,<<中华上下五千年》等。5年级的小学生应该读一些知识类,文学类,传记类的书。如《女生日记》,《调皮的日子》,《百科全书》等。

  篇九: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其他活动都不能代替的。

  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和学生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怎样来指导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1、树立阅读榜样。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利用媒体转移

  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华成语故事》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可以利用此契机,渲染电视情节引导学生畅快的阅读原著,享受阅读原著的尽兴,促进学生阅读名著。

  3、发挥故事魅力

  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有什么收获。在课堂、课余相机介绍

  中外典故,名人传记,格言警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教师还可以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二、点明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读书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浏览、速读等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 用一个视点注视一个词组、一个短句或半行字,对文字整体地加以理解和记忆),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1)精读。 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

  (2)速读。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六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为培养快速学生抓捕信息,逐渐训练学生使用“提纲契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

  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于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式的把握文章重点。

  (3)浏览。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4)写读书笔记。哲学家培根认为:“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面对上代传送下来的“珍贵的货物”,我们绝对不能草率地对待,而应积极地加以吸收。如果只求一目十行,不求学有所得,只是盲目地追求知识的数量,而不重视学习的质量,那些暂时掌握的东西,那些最有用的东西,往往很快就会忘掉。因此,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读书须动笔,无笔不读书”的理念,养成随时提笔在手,及时地画一画(画精彩处)、摘一摘(摘精美句)、写一写(批注、评点或读后感)的好习惯。

  三、营造学生阅读环境,让学生乐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课外阅读。

  ⒈开发学校图书资源。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每个农村小学就逐步完善教学设施,着力建立图书馆或图书室。

  ⒉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⒊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著名文学诗人郁达夫年青时每天在阅览室就要看五个小时以上的书,为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籍,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四、鼓起学生阅读热情,让学生恒读

  读书在于积累,一滴水不可能穿石,一日功不可能砌好长城,唯有锲而不舍,方能金石可镂。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自觉地、主动地去进行阅读。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们也开展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激发阅读信心和热情,同时也检查阅读效果。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总之,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篇十:课外阅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营造“书香校园”,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的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延伸,作为一门校本活动课程,其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

  1. 对于低年段和初期学习阅读的学生来说,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训练他们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他们的识字(拼音)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语言,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2. 通过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打下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基础,从而形成自觉阅读、自主阅读、正确阅读、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包括:热爱阅读喜欢阅读的习惯,坚持阅读终身阅读的习惯,广泛阅读大量阅读的习惯,勤于阅读善于阅读的习惯。

  善于阅读包括:边读书边思考、质疑解疑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勤查字典的习惯。(这些同时又是读书的方法)。

  三、阅读内容

  国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千家诗》、《论语》、《古诗文诵读手册》、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儿童文学、科幻科普小品、文化百科、古典名著、现代中外名著、人物传记、英雄故事、军事经济环保探险天文地理等等。(推荐书目见附1、2)

  四、目标要求

  低年级:(一、二年级)

  1.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三字经》、《百家姓》;

  2.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3. 每学年背诵古诗文3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4. 每星期积累一些成语。

  中年级:(三、四年级)

  1. 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2. 阅读浅显的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

  3. 会做摘录笔记,每学年背诵古诗文4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4. 每星期背诵一定数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

  高年级:(五、六年级)

  1. 阅读面扩大,开始阅读文学名著及科技文章,《千家诗》、《增广贤文》等;

  2. 开始写读书笔记、心得,一学期不少于5000字;

  3. 每学年背诵古诗文4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4. 每星期背诵一定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

  初中年级:(七—九年级)

  1. 阅读名家名著,每学年2——3部,《论语》,军事经济科技及文艺作品;

  2. 学会制订阅读计划,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信息和资料;

  3. 会做读书笔记和阅读欣赏笔记,每星期不少于10000字;

  4. 每学年背诵古诗文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五、实施办法

  1. 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学校利用班会、集会、家长会、电子屏幕、班级板报、广播站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2.  固定课外阅读时间。

  (1)一至六年级,每周3节,统一定为每周一、三、五上午第四节。

  (2)初中年级,每周1节,定为每周二下午第四节。

  (3)阅读展示课,小学、初中每周1节,时间为周三下午第四节。

  (4)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分散阅读。

  3. 创造物质条件。

  各班要积极充实学生读物,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班级的图书总量低年级不少于50册,中年级不少于80册,高年级不少于100册。学校定期不定期检查班级图书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图书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规范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阅览室要定时、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

  4. 倡议亲子共读。提倡学生家长为孩子准备书橱或书房,同时倡议家长和子女共读好书。

  5. 要求师生共读。要求所有教师都参与阅读,不光阅读有关专业书籍,还要和学生一起阅读有关读物。

  6. 建立“一卡两本”。要求各班为学生建立课外阅读卡和读书笔记本、习作本。每读一本书都要填入阅读卡,低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高年级采用摘抄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和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和统计。

  7. 以活动促阅读。根据年级学生特点,组织各类活动。如低年段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活动,中高年段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赏析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阅读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现场作文赛等活动。

  8. 以激励促阅读。班级根据图书管理员的记录和阅读卡的记载,对学生阅读数量和读书笔记的质量分别给以OEC加分,根据分数每月评出班级“阅读之星”。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每学年汇编优秀学生习作,推荐优秀习作向有关报刊投稿。

  六、保障措施

  1. 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总负责,以教导室和语文教研组牵头,以各班主任、语文教师为主要责任人,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形成课外阅读管理网络。

  2. 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图书室开发与管理制度、班级图书管理与借阅制度、课外阅读课程管理制度等,认真组织实施。每学期,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班开展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评。

  3. 各学科老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受影响。

  宜城市志达学校

  附1: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低年级:

  《三字经》《百家姓》《古诗文诵读手册》《小布头奇遇记》《小老虎历险记》《三个小宠物》(月光岛丛书)《365夜知识童话》《郑渊洁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我不是坏小孩》《三毛流浪记》《中华歌谣100首》《寓言故事三百篇》《民间故事三百篇》《阿凡提的故事》《小脚丫图画书系列》《动脑筋爷爷》《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狐狸列那的故事》《洋葱头历险记》《淘气包埃米尔》《假话国历险记》《丁丁历险记》《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连环画》《伊索寓言》

  中年级:

  《千字文》《弟子规》《古诗文诵读手册》《大林和小林》《寄小读者》《严文井童话》《高士其科普童话》《叶圣陶童话》《儿童古代文学丛书》《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皮皮鲁传》《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小兵张嘎》《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成语故事三百篇》《发明发现故事三百篇》《益智故事三百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西游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哆拉A梦手工系列》《中外科学家的故事》《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品》《希腊神话和传说》《小飞人卡尔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爱的教育》《吹牛大王历险记》《小鹿班比》《小思想家在行动》《魔法师的帽子》《丛林的故事》《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全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海底两万里》

  高年级:

  《千家诗》、《增广贤文》《古诗文诵读手册》《小溪流的歌》(上、下)《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秦文君文集》《女生日记》《隐身人》《时间机器》《好兵帅克》《世界五千年》《寄小读者》《发现学》系列丛书《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生活中的数学》《水浒传》(少儿版)《三国演义》(少儿版)《聊斋》(少儿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小王子》《希腊神话》《王子与贫儿》《苦儿流浪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环球八十天》《海蒂》《做个快乐少年人》《音乐家》《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莫吐儿——世界儿童文学丛书》《雾都孤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纽伯瑞儿童文学金牌奖丛书》《昆虫记》《大不列颠智能训练》

  初中年级:

  《论语》 《诗经选》 《唐诗三百首》 《宋词选》 《泰戈尔诗选》 《繁星春水》 《朝花夕拾》 《昆虫记》 《雨天的书》  《缘缘堂随笔》《张爱玲散文》 《汪曾祺散文》 《傅雷家书》 《我的精神家园》 《爱因斯坦文录》 《鲁滨逊漂流记》 《欧也妮葛朗台》 《堂吉诃德》 《简爱》 《巴黎圣母院》 《红与黑》 《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老人与海》 《意大利童话》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呐喊》 《彷徨》 《骆驼祥子》 《边城》 《围城》 《受戒》 《平凡的世界》《射雕英雄传》 《哈姆雷特》 《雷雨》 《一千零一夜》 《史记》 《名人传》  《居里夫人》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陈景润》 《甘地自传》 《达尔文传》 《思想录》 《歌德谈话录》 《从一到无穷大》 《啊哈,灵机一动》 《万物简史》 《生命的多样性》 《黑猩猩在召唤》

  附2:古诗文必背篇目

  一年级上:(15首)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咏鹅》《古朗月行》《竹里馆》《悯农》(2首)《池上》《画鸡》《风》《静夜思》《蚕妇》《中秋夜》《秋浦歌》《一去二三里》《别卢秦卿》

  一年级下:(15首)

  《寻隐者不遇》《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怨》《江村晚眺》《陶者》《题袁氏别业》《送朱大入秦》《月子弯弯照九州》《长干曲》《桃花溪》《田园乐》《采莲曲》《题秋江独钓图》《寄扬州韩绰判官》《洛阳道》

  二年级上:(15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赠汪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忆江南》《清明》《登鹳雀楼》《望天门山》《答李浣》《秋风引》《秋日》《赠乔侍卿》

  二年级下:(15首)

  《乐游原》《江上渔者》《夏日绝句》《小池》《村居》《所见》《易水歌》《答武陵太守》《暮江吟》《过华清宫》《寒雀》《重别周尚书》《清明》(王禹稱)《杂诗》(王维)《渡汉江》

  三年级上:(20首)

  《相思》《游园不值》《大林寺桃花》《石灰吟》《题西林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宿建德江》《早发白帝城》《山行》《竹石》《白马篇》《夜立阶下》《再经胡城县》《伤春》《中秋月》《题淮南寺》《立秋》《送友人入蜀》《七夕》

  三年级下:(20首)

  《泊船瓜洲》《渔歌子》《塞下曲》《江南春》《小儿垂钓》《咏柳》《鹿柴》《苏氏别业》《春宿左省》《送友人》《秦淮夜泊》《巴东三峡歌》《生查子》《春夜别友人》《论诗》《马诗》《春日忆李白》《春词》《归园田居》(其一)《晚春》

  

【课外大量阅读的作文_课外大量阅读的作文】相关文章: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题型范文七篇 11-29

新课标全国Ⅱ卷2023高考语文试题以及答... 11-28

高考语文试题研究高考语文命题预测及复... 11-28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锦集8篇) 11-28

宁夏202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锦集三篇 11-22

2023青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精... 11-22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卷【3篇】 10-31

202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汇... 10-29

202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09-29

山东省2023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