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脱靴故事]关于力士脱靴的故事

2019-05-10 故事大全

  力士脱靴

  力士脱靴

  典出《旧唐书·李白传》。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伟大诗人之一。唐玄宗天宝初年,他被玄宗封为翰林供奉。

  李白是个十分豪放的人,他常常醉酒后蔑视权贵。当时,唐玄宗身边有两个最有权势的人:一个是杨贵妃的弟弟杨国忠,一个是唐玄宗的近臣高力士。

  有一次,北方一个番邦来向唐玄宗进献国书,用的是番邦的文字,朝中元人能识。朝中有人向玄宗推荐李白,李白进宫后译读了番文。唐玄宗十分高兴,令李白当场撰写回书。李白说自己只有喝醉了酒才写得出,玄宗立即赐酒让李白畅饮。

  李白喝得醉醺醺的,又提出要让杨国忠为他磨墨,高力士为他脱靴,他才能写得出。玄宗对李白十分迁就,当即命杨国忠为李白磨墨,高力士为李白脱靴。

  杨国忠和高力士见是玄宗所命,不敢不从,只得乖乖遵命。

  李白立刻乘醉一挥而就,写好了“吓蛮书”,那番邦使节见大唐有如此人才,惊为天人。

  后来,“力士脱靴”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文人任性放纵,不畏权贵。

  青箱家学

  王淮之

  典出《宋书·王淮之传》。

  南朝宋的王淮之,字元曾,是琅玡临沂人。他家几代人在朝任高官。他的高祖父王彬,任尚书仆射。曾祖王彪之,官居尚书令。祖父王临之、父亲王讷之都做过御史中丞。

  王彪之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很熟悉朝中的典仪掌故。一家世代相传,都谙熟朝廷旧事,并将这些知识写下来,藏到青色的书箱里,世人称之为“王氏青箱学”。

  王淮之精通礼传,擅长文辞。早年当过右常侍、尚书礼部郎。义熙年间,又为尚书中兵郎、丹阳丞、中军太尉主簿等官。他有理政之才,办事效率高,处理政事井井有条,政绩突出,被封为都亭侯。后来,又被提升为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同僚们都对他敬畏三分。

  宋高祖即位后,拜王淮之为黄门侍郎。王淮之认为朝廷实行的一些制度不合乎礼仪,应该以郑玄所注的礼为标准,沿用旧制。于是上书高祖,请求更改。高祖知道王淮之家学底子深厚,深谙历朝旧事,他的建议一定有理有据,符合先王定制,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淮之继承父祖的学问,又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和历代礼仪制度,撰写了《仪注》一书。当时的许多名士都很钦佩他,经常登门求教。王淮之有问必答,引经据典,令人叹服。

  当时的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十分欣赏佩服王淮之,经常感叹说:

  “治理国家何须高深玄虚的理论,得到两三个像王淮之这样的人就够了。”

  后来,“青箱家学”这一典故,用来指有家学渊源。

  弃璧负婴

  弃璧负婴

  典出《庄子·山木》。

  春秋时,鲁国的学者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着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进行游说。可是,他们虽然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却没有一个国君愿意采纳孔子的主张。

  孔子灰溜溜地回到了鲁国,他的有些朋友见他一事无成,日益同他疏远,他的不少弟子也先后离开了他。孔子心中非常难过,去向隐士子桑孚请教,问道:

  “我平时对待朋友和弟子都很注重礼仪,讲学也十分尽心,为什么在我艰难困顿的时候,我的朋友疏远了我,我的弟子离开了我呢?”

  子桑孚听了,问:“你听说过林回弃璧负婴的故事吗?”

  “没有。”孔子回答说。

  于是,子桑孚讲了一个故事:

  林回是假国人。有一次,强大的晋国向弱小的假国发动进攻,假国军队无力抵抗,假国的都城很快就失守。城中的百姓纷纷逃出都城。

  林回身怀玉璧,背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儿子随着人流逃难,不一会,他便累得气喘吁吁。他果断地把身上的玉璧扔掉,而背着孩子继续逃难。有人问他:

  “对于一个逃难的人来说,财宝是最为重要的,不然你逃出去后将无法生活;其次,拖累要越少越好。这孩子既不值钱,背在身上又是很大的累赘,可是你却宁愿把价值千金的玉璧丢掉,背着孩子逃难,这是为什么呢?”

  林回平静地回答说:

  “我和玉璧只是利益的结合,而这孩子却是我的亲生骨肉,我和他血肉相连,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父子之情,是任何珍贵的财宝所无法代替的。”

  林回说完,又继续随着人流向前逃去。

  子桑孚讲完故事,又继续说道: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以利相结合的,那么遇到艰难困苦就会互相抛弃;你的朋友和一些弟子都是为了利益才来亲近你的,那么你现在艰苦困顿,无利可图了,他们离开了你又有什么奇怪呢?你只有和你的弟子和朋友建立深厚的感情,待他们像亲骨肉一样,他们才不会离开你!”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说:“谢谢你的指点!”

  于是,孔子回去后,便抛开经书,不再进行严肃的说教,也不要弟子们对他行揖拜的礼节,而是努力培养师徒间的真诚感情。从此,弟子们对他的敬爱与日俱增,再也没人离开他了。

  后来,“弃璧负婴”这一典故,用来表示重视内在的、自然的联属关系。

  司马青衫

  司马青衫

  典出唐·白居易《琵琶行》。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次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白居易送客至浔阳江(今九江)畔。时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只有江水无尽地东流而去。白居易身处异乡,送客远行,不禁百感交集,万千思念齐上心头。

  正在这时,忽听得弹琵琶声从舟中隐约传来,侧耳倾昕,白居易觉得其声清脆,有京师长安的韵味。但寻声而去,登上小舟,见一年老色衰的老妇抚弄着琵琶。进一步询问得知,她原本长安的乐伎,曾向当时长安弹琵琶的高手学艺,故身手不凡,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青春也随风而逝,不能再在长安达官贵人的高门深院里弹琴度日了,不得已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月之前就去贩茶了,她在寂寞无聊之中,再拾起旧琴,拨弄琴弦,弹起一首旧曲,岂料愁绪挥之不去,欲理还乱。

  听了琵琶女的凄婉叙述,白居易让人斟酒,让她又弹了几曲。曲罢,她又忆及幼时欢乐时光,但现在憔悴不堪,流落江湖,命运真是捉摸不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一番话,也不觉悲从中来。他被贬出京,远离帝都,身处僻远之地,愁绪满怀,感慨不己,于是作传诵千古的《琵琶行》。

  《琵琶行》诗很长,但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诗的最后四句是:“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温!”大意是说,虽是同一曲子,但音调已大不如前,满座的人听了都掩面哭泣。这其中谁的泪最多呢?江州司马的青衫已湿了一片。江州司马,即白居易自称。按当时的品级规定,江州司马这样级别的官着青衫。

  后来,“司马青衫”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命运坎坷,身世漂泊,抑郁苦闷。

  昭陵石马

  昭陵石马

  典出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墓前的神道上排列着很多石马。

  唐玄宗时,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今北京)起兵,发动“安史之乱”。叛军大都为边地少数民族,骁勇善战,加之玄宗宠信杨贵妃,疏于防护,叛军长驱直入,直指京师长安。玄宗不得不弃都西行入蜀,途中发生“马嵬之变”,杨贵妃被赐死。

  玄宗一面入蜀,一面组织兵力与叛军作战。一次,唐将哥舒翰与叛军崔乾祐部作战,崔乾祐率领白旗军左冲右突,势不可当,唐兵纷纷后退。正在这时,阵势中忽然出现黄旗军与叛军对抗,黄旗军个个英勇无比,以一当十,杀得白旗军人仰马翻,白旗军败退而去,黄旗军瞬间也不见了。哥舒翰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没过几日,昭陵守官前来报告,唐军与叛军激战的那天,墓前的石人石马大汗淋漓,人们才知道黄旗军原是昭陵石马显灵。

  这则故事显系后人附会而成,目的在于维护唐王朝的统治,神化唐太宗,有着鲜明的正统意味。

  后来,“昭陵石马”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与叛军作战,维护王室。

  三鳣集堂

  集鳣堂

  典出《后汉书·杨震列传》。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杨震,字伯起,出身官宦世家。他少年时跟随太常桓郁学习,勤学好思,博览群书,通晓经学,思考问题常常刨根问底,同时代的儒生都称赞他为“关西孔子”。

  杨震常年客居于湖地,教授学生,专心治学,不接受州郡的礼聘已有几十年。人们都说他已接近老年了,是应该出去做官的时候了,但杨震仍十分坚定地保持着自己的志向。后来有一天,有鹳雀叼着三条鳣鱼飞至讲堂前,辅助讲学的“都讲”捡起鱼对他说:

  “蛇鳣有黄地黑纹,与卿大夫所穿官服的颜色十分相近,数目是三条,象征三公。看来先生从此要出仕了。”

  到五十岁的时候,杨震才开始出任州郡一级的官。大将邓骘听说杨震贤达有奇志,召他去做官,推举他为茂才。不久一级一级升上去,做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杨震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后来,杨震又出任涿郡太守。他性情廉市公正,不接受任何私人的好处,他的子孙常常吃些粗茶淡饭,出门也是步行,和普通老百性一样。他的旧交父老中,有人劝他为其子孙置办一些产业,杨震始终不肯。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使后世的人说他们是清廉官吏的子孙,把这个好名声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财产吗?”

  过了几年,杨震被召到京师,做了太仆;不久又升为太常、司川、太尉,果然位至三公。他直言敢谏,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和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诤谏,结果反被樊丰诬陷罢官,愤而自杀。他的后代做大官的很多,“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后来,“三鳣集堂”这个典故,用来指官至高位;或以“鳣庭”指讲学之所。

【[力士脱靴故事]关于力士脱靴的故事】相关文章:

安徒生故事大全(合集六篇) 03-13

睡前故事大全范文汇总四篇 03-13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精选5篇 10-10

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通用4篇) 10-10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集合6篇 10-10

霍金的故事大全(合集4篇) 10-10

爱国主义故事大全集合5篇 10-05

关于寓言故事大全【三篇】 10-05

自编短篇科幻故事大全集合5篇 10-05

扎心情感故事大全范文汇总三篇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