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2019-01-28 作风建设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烟花美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希望能帮到你。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1

  摘要: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首先提出的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重大战略,也是党的三中全会和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和深化中国-东盟乃至亚太地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中国视角的经贸定位;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已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意义;经贸定位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5年10月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这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

  “海上丝绸之路”是借陆地“丝绸之路”代指还是那个运输通道,近段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10月3日中国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以下为演讲部分摘要)第二,坚持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与2015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脉相承。目的就是密切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的关系,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而今年第十一届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正是“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

  从改革开放政策看,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全方位开放体系的需要。党的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开放思路,要求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推动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更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具体提出了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举措,要求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可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助于加快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完善多元平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加深了传统友谊。中国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与20多个国家签署并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建立了12个自贸区;还有正在谈判的一批自贸区,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和《亚太贸易协定》,以及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挪威、瑞士、韩国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的自贸区即将建成。

  从经济开放角度看,从传统友好国家合作到边境开放与合作,再到自由贸易区合作以及多边合作等,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已然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对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够密切中国与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国经贸合作关系,弥补中国基于地缘、文化渊源的合作关系的不足,完善中国全面开放的格局。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于中国视角的经贸定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注入现代运输工具、信息技术、贸易制度而连接起来的货物运输通道或贸易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才能制定符合未来实际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思路。在此,从各个层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以下功能定位:

  一是保障货物自由贸易、要素自由流动的基本功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基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中国参与和拓展的国际运输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但有别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通道,不仅是海上运输通道,而且还包括航空运输和管道输送方式,以及陆地通道,其基本定位就是保障“货物自由贸易、要素自由流动”。

  二是联结亚洲、非洲、欧洲各国的贸易和经济的纽带功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由沿线节点港口互联互通构成的、辐射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的贸易网络和经济带。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把有关国家内陆与沿海港口连接起来,通过陆地丝绸之路给予有关内陆国家出海通道,赋予沿海港口“桥头堡”功能,将陆地丝绸之路向海上运输通道延伸。 三是制度建设和经济治理功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必然受到一系列规则或制度的约束,包含了中国与各条航线节点国家建立的经贸合作关系,以及经贸合作规则和制度建设。通过一系列国际协议或协定,促进多边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共同体。

  四是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平衡器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合作较为密切。2012年,中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占67.9%,对新兴及发展经济体出口占32.1%;从发达经济体进口与从新兴及发展经济体进口规模相当。同期,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国前十位是发达国家,占91.4%;对中国香港、美国、东盟、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7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由此可见,中国外经贸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加强与新兴及发展经济体的外经贸关系十分必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外经贸平衡发展会起重要作用。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助于货物和要素流向中国,而且承载了中国“走出去”功能,承载了中国全面开放的重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走出去”的海上通道,是中国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其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方式,是中国构建多元平衡开放体系的在、一个重要方式,其沿线国家是外经贸平衡发展的范围和对象,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组成部分。

  三、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周边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在新形势下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将成为我国与东盟之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有利于搁置争议、增进共识、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共进的周边环境。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形势下应对挑战、用开放倒逼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深远谋划。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起点上科学谋划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助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而且对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大大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兴起以来,就是联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走廊、推动商业贸易繁荣发展的黄金路线。目前,我国和东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我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力推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已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2:发挥广东优势 战略上认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战略构想,继承了古代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友好往来传统,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手笔、大布局和大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要平台。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如何抢抓机遇、拓展空间,如何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

  一、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以丝绸和其他商品贸易为特征、连接中外海上贸易的交通线,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源远流长的中外经济、贸易和人文的联系。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海上丝绸之路始终是东西方商贸流通、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的重要海上通道,对中国和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传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平友好、互利共赢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合作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参与国家更多,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友谊、合作与共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实现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作出了重大部署。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积极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这一战略构想,已成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大辐射和带动力,对于拓展和平发展的广阔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发展,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推动发展转型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突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合作内核,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将有效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的腹地与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尤其是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将使中国与东盟关系由“黄金十年”迈入“钻石十年”。

  三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威胁论”也此起彼伏,我国周边地缘政治和安全环境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是对周边国家释放出和平发展的善意信号,是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战略的具体体现。它将成为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通过大力发展经贸联系,扩大我国经济的影响力,有利于缓解南海的紧张局势,有利于搁置争议、增进共识、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共进的周边环境,服务于国家三步走战略发展的大局。

  (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舞台。

  一是有利于促进广东转型发展。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任务。在转型发展的爬坡阶段,迫切需要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加速发展,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营造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和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有效发挥广东优势,特别是发挥广东作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主力省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对外投资和贸易,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加快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圈,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服务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争当发展排头兵的大局。

  二是有利于广东建设海洋强省。广东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五分之

  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发展好与沿海各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机遇。发挥海洋优势,以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为引领,将更好融入国际社会,不断提升我省国际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商贸物流大通道,发展临海先进制造业,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石油、海洋化工、海洋旅游等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海洋产业集群,形成我省在新一轮发展中保持排头兵地位的重要引擎。

  三是有利于广东提升国际影响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拥有广州、深圳、珠海等一大批在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广州、深圳在珠江三角洲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发展空间和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态势将进一步增强,这对于发挥广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突出优势,扩大广东在东盟及沿线其他国家的影响,拓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挥广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都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

  二、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突出优势

  广东特殊的历史、地理、经贸、文化优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优势

  广东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中海上通道的重要起点。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先秦时期,番禺便已成为外贸港口,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徐闻是历史典籍明确记载的最早海上丝绸之路古港(见《汉书·地理志》)。清初政府闭关锁国,唯独广州“一口通商”,粤海关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通商港口,广州十三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历史巅峰。以嘉庆十七年(1812年)为例,粤海关关税为134.79万两白银,占该年户部所收关税总额的30%。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沿海地区最早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兴起了大批企业,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通过广东登陆,在全国扩展开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新篇章。近三十余年来,广东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重要“引擎”。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续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广东三面临海,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与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扼南海交通之要冲,自古以来对外联系十分活跃,在经济、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海上丝绸之路其他港口相比,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西线和南线上有无与伦比的优势:通过南海,进入印度洋,到达南亚次大陆和中亚、中东、非洲国家的航线最短、最便捷。广东拥有5个亿吨大港,是连接广东与丝绸之路沿带国家的海上门户。深圳盐田港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1180万标箱,列全球第四、内地第一;广州南沙港的吞吐量居全球第七;湛江港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综合性大型港区,2015年港口吞吐量达1.8亿吨;珠海高栏港、东莞虎门港也步入亿吨大港行列。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5亿吨。省会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在此举办的“广交会”,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重要平台。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15届,累计出口成交超过1万亿美元,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三)实力雄厚的产业优势

  广东是领先全国的经济大省,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6.23万亿元人民币、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从国际上看,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经济体参与排位,广东GDP总量已排在世界第16位,接近排名世界第15位的韩国(2012年为1.13万亿美元)。广东也是领先全国的工业大省,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汽车、石化、轻纺等为主体,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因素作用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订单八成以上落户珠三角,大批跨国企业把最终产品组装环节放在广东。目前,广东正在实施“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而沿线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跨度很大,与广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四)紧密联系的商贸优势

  广东作为中国南大门,历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改革开放以后,广东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不断升级,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态势。广东—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15年的369.01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923.65亿美元,占全国的23%,7年增加1.5倍。目前,东盟超越欧盟,成为我省第三大经贸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和第二大投资市场;从2015年至2012年,广东—南亚、广东—中东双边贸易额,也从2015年的27.33亿美元和127.4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00.4亿美元和349.06亿美元,7年分别增长了3.7倍和1.7倍;广东—非洲双边贸易额,2000年是55.92亿美元,2012年达到413.87亿美元,12年增长7.4倍。至2015年底,我省在东盟的直接投资已达20亿美元,设立企业近300家。随着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广东与沿线各国双边、多边合作将不断深入,利益纽带也将日益牢固。

  (五)华侨众多的血脉优势

  广东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的省份,是全国第一侨乡,现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的广东籍华侨华人占广东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60%以上。在泰国,祖籍广东的占泰国华侨总数的79%;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祖籍广东的分别占49%、12%、57%和45%。这些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和家乡,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累计在广东直接投资1200多亿美元,创办企业近4万家,占广东全省实际吸收外资总量近70%。海外乡亲捐赠数额折合人民币超过400亿元。广东与外国建立了78对友好省州关系,其中不少是由华侨华人促成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海外华侨华人与广东的互动也日趋频繁,已经成为中国与华侨所在国经贸合作和文明对话的桥梁,成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六)文化相通的人文优势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往来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渠道。历史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化传播至沿岸国家,其中包括儒家思想、律令制度、汉字、服饰、建筑、工艺等。至今,在东南亚不少国家还有着与中国相似的风俗、节令,有着相近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观念。大量的广东籍华侨华人生活在东南亚各国,他们讲粤语、吃粤菜、唱粤剧,文化上的共通性和认同感,使岭南文化在沿线各国得到很好的传播。在海外不少国家华人圈里,粤语至今仍是一门最为通用的语言。

  三、广东参与和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新一轮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重要机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进一步提升广东的对外开放水平,在这一广阔舞台上有所作为,努力服务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一)统筹谋划,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纳入广东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认真谋划和推进。

  一是在国家、省、市三个层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立足广东实际,科学规划布局,在国家、省、市三个层面,参与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明确目标、要求、举措。建议成立广东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主动参与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划、政策制定和落实的同时,统筹全省重大战略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行动纲领。在市一级,尤其是沿海各市,也应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划,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相关国家和相关市建立紧密关系,开展各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活动。

  二是在产业、贸易、投资、海洋、文化、生态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联系与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对象众多,合作的领域广阔,这为合作形式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要在制定各项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动产业、贸易、投资、海洋、文化、生态等合作的相关政策,确定一批合作项目并推动落实,使这类多形式的合作真正成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力量,更好地服务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二)突出重点,加快与东盟十国的深度合作。东盟十国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与广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联系,经贸往来密切,是广东走出去的重点区域。要着力做好“东盟”和“海洋”两篇大文章,深化城市、区域及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支持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把东盟作为我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

  一是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利用临海优势,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五大港口为枢纽,加快推进海上通道互联互通,积极参与东盟国家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各市港口的国际转运功能,提高港口的货物运输能力,形成广东海陆物流中心地位。并据此增强辐射能力,带动与东盟的贸易投资。

  二是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在东盟“10+1”自由贸易协定全面生效的大背景下,建议我省以中国—东盟合作为抓手,启动和实施“南海战略”,与国家的南海大战略对接,构建东盟“10+1”合作的海上通道,使“10+1”合作不仅包括陆地而且包括海洋,引领广东由“珠江时代”进入“海洋时代”。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南海东盟国家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经营、市场充分对接,有效整合。参照TPP标准逐步提高中国在东盟自由贸易的参与程度,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我省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水平,以经贸合作推动区域发展。

  (三)龙头带动,加快粤港澳自贸区和南沙、前海、横琴新区建设。要把粤港澳自贸区和南沙、前海、横琴新区建设,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和谋划,立足广东地缘人缘优势,把握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契机,高标准高起点推动自贸区和三个新区的建设,打造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区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和“龙头”。

  一是加快粤港澳自贸区建设步伐。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通过建设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整合三地资源,在三地之间互相带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自贸区建成实力雄厚、政策宽松、辐射力强的对外经贸联系的龙头和窗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强三地的沟通,制定总体方案、管理方法、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探索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金融、教育、卫生、旅游、专业服务等领域开放合作取得突破。在完成内部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粤港澳大平台,推动与东盟的合作,在区域经济体的构建中发挥龙头作用。

  二是加快三个新区建设步伐。把“对港澳开放”和“全面合作”作为南沙、前海、横琴三个新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外汇、税收和海关等方面寻求政策创新,推动新区建设、粤港澳自贸区与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政策对接。

  (四)发挥优势,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主动顺应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推动各类合作平台建设,加快建立适应经贸合作的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

  一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广东外贸出口由粗放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着力创建港口、产业、企业及城市联盟,创建中国(广东)—东盟电子商务平台,为东盟和中国(广东)之间的经贸合作搭建一流的合作平台。利用广交会的品牌效应,设立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专馆,轮流开展东盟各国主题日活动和各类论坛,举办“中国(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把广交会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广东有条件的企业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办厂,开展产品服务和资源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沿岸国家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广阔的市场,通过收购、参股或合作等方式,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创新国际投资的资本形式,在输出机器设备、商品等实物资本的基础上,加强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的海外输出,进一步扩展到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形式,实现由商品利益向资本利益的转变。

  三是拓展对外合作平台。建议选择合适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广东—东盟产业转移园和广东—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强与印尼等国的能源开发合作,构建广东—东盟能源及大宗商商品的绿色通道,联手建设“南海海洋产业国际集聚区”,积极搭建对外合作平台,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在产业、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路子。

  (五)深化改革,提高金融、投资、贸易的国际化水平。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推进金融改革和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点,向上要政策,向下逼改革,积极争取海关、金融、自贸区建设等各项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广东作为深化改革试验区的作用。

  一是推动金融领域创新与突破。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开拓适应国际市场的金融产品,改变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困难局面,完善对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增强海上丝绸之路金融服务和保障能力。可以金融合作创新为切入点,在粤港澳自贸区内设立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在开放国际投融资、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利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不断拓展与东南亚金融市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发展便捷、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推动人民币在东盟的自由流通,以此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二是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与相关国家紧密合作,构建统一的区域市场,实现各自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对接,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强合作,深化对现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减少对外投资审批环节,缩短企业项目办理时间,放宽跨国经营人员出境限制,简化人员进出境手续。

  (六)人文引领,进一步发挥华侨华人与人文软实力优势。“国之交在于民之亲”。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海洋贸易的主要通道,也是人民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要注重打好“侨牌”和“文化牌”,加强与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为国家和我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打好“侨牌”。加强与华侨华人的沟通联系,通过召开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易会、恳亲会、联谊会等,积极组织、引导华商和侨资企业、海外华侨华人专家学者回乡开展经贸、科技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发挥华侨华人桥梁纽带作用,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通过华侨的努力,使沿线国家人民了解中国,了解现行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合作共赢的环境。要重视对中华文明和岭南文化的传播,树立广东改革开放新形象,提升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影响力。

  二是打好“文化牌”。将广州的十三行、潮州的古港、阳江的南海1号、湛江的徐闻古港,打包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着力打造“广州—潮州—阳江—徐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及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尝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在广东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节”,全方位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风情,增强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城市互动和结对,开展互访,在进行经贸往来的同时,开展以民间交流和文化交流为重点的友好往来,巩固交深“老朋友”,结识拓展“新朋友”。设立面向沿线国家的教育培训中心和留学生基地,扩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不断增进民心相通、民间相亲的友好关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3

  一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周边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在新形势下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将成为我国与东盟之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有利于搁置争议、增进共识、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共进的周边环境。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形势下应对挑战、用开放倒逼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深远谋划。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起点上科学谋划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助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而且对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大大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兴起以来,就是联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走廊、推动商业贸易繁荣发展的黄金路线。目前,我国和东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我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力推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已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相关文章:

加强作风建设自查自纠个人报告精选三篇 04-18

街道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总结精选四篇 04-18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汇编三篇】 04-18

党的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精选四篇 04-18

县委书记作风建设讲话范文(精选3篇) 04-18

抓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报告(通用4篇) 04-17

纪律和作风建设心得【4篇】 04-17

关于党员个人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自查报告... 04-17

加强作风建设个人心得体会2022(合集五篇) 04-17

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清廉教育建设...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