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本质【三篇】

2023-11-03 山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本质【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本质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儒术的起起落落

在众多考试过程中,不难发现儒家经典考查频率越发频繁,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儒家经典也并非独占鳌头,也有起有落,在考试过程中我们就见到了这样的试题

1.在历史上,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2.在历史上,提倡“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的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在这里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两道题的答案的来历。

起:孔子从54岁离开鲁国开始,至68岁返回为止,周游列国整整,期间历经了卫、末、曹、郑、楚等诸侯国。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他是带着政治理想实地考察的,虽然做官从政、大展宏图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却通过大量接触各国政要,广泛结交各类人士,深入了解了各诸侯国的政情民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进一步增长了知识,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论学说,从而为建立儒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落:儒学自孔子开辟以来,先逢战国乱世,得不到统治者重视,秦王朝建立后,在法家“焚书坑儒”的打击下几遭覆灭,汉初又受到黄老思想的抑制。

起:汉武帝时期,董伸舒向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公孙弘也上书汉武帝,“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于是,汉武帝“详延天下方正博闻之士,成登诸朝峋”,“罢蹦百家,表彰六经”,完成了“独尊儒术”之大举。

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来,儒家经典已成为封建统治的法典,儒家思想已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学校学儒经,官吏皆儒生”,这种社会风气在两汉一直盛行。

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特权阶层的形成,加之连绵不断的战争,学校与选士虽然仍沿用儒家的经典,但就整个社会思潮而言,儒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衰微,取而代之的是"玄学清谈“之风。隋朝封建大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封建社会的分裂局面,这时儒术虽有复兴的趋势,但还没有全面贯彻儒术的精神。

起:隋朝统一以后,重用儒家,儒学有开始复兴的趋势。到了唐代,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儒学的地位又显著地提高了。

唐高祖初定天下,即”颇好儒臣“,除设立儒学以外,又于武德二年(6)诏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于国子监,四时致祭,并广求他们的后代给以爵土。武德七年(624年)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道士、沙门与博士杂相驳难。这样便开始形成了”学者慕响,儒教聿兴“的新局面。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出两道题的答案。

1.在历史上,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答案:A。

2.在历史上,提倡”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的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答案:B。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在历史中学到更多的教育学知识。

责任编辑:郭爽

第二篇: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本质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知多少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

2.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了,它会疼得哭“,即所谓的”泛灵论“,也成为”万物有灵论\"。

这一阶段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皮亚杰把自我中心言语分成三类:①重复。为了发音的愉快而重复几个字或声音。②独白。儿童对自己说话,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声音表达出来。③集体独白。儿童在多人面前大声地对自己说话,并不注意听者,听者的存在只是提供一种刺激,因此并不引起对话。

本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他们的思维还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本阶段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守恒是指物体不论如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但本阶段儿童由于受直觉知觉活动的影响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他们在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比如:长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儿童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他们的思维开始逐渐地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例题: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集体的独白 C.泛灵论 D.平衡

答案:B。

第三篇: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本质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幼儿的道德感知多少?

材料:在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在建构区玩游戏,突然小明站起来跑向老师,“老师,贝贝拿了小花的积木。”得到了老师的回应之后,返回建构区,不一会儿,他又跑过来,“老师,小宝打了贝贝。”

幼儿园或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案例中小朋友的行为,“抢玩具、打人、告状”等行为,面对案例中描述的事件,教师不能盲目的制止、批评,而是要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再去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

在幼儿时期,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对社会性的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而根据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产生高级情感——道德感。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热爱父母、老师,憎恨坏人,遵守纪律等否属于道德感的范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道德感会有不同的水平,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抢玩具,告状,帮助等行为。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主要指向个别的外部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例比:孩子拿了桌子上面的玩具,收到了老师的责备,这时候孩子就会很难过,受到老师的夸奖就高兴,而不会去想为什么。

幼儿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不仅关注自己的行为,还会去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在之前材料中提到的“小明”就是典型的爱告状行为。还比如,喜欢和对小朋友友好谦让的幼儿做游戏,佩服、羡慕学习认真、会唱歌、会画画的同伴,谴责、批评说难听话,抢霸玩具的幼儿,对淘气捣乱、不遵守纪律的小朋友表示生气和愤怒,并且会向老师告状,请老师出面解决。

幼儿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比如:热爱老师,同情多病的幼儿,当小朋友不小心碰撞了他时能友善地谅解,敬佩英雄,憎恨坏蛋,将图书里的“好人”抹上红脸,“坏人”涂上黑脸或打上“×”,这些都是幼儿道德感的表现。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的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比如,告诉儿童不要玩某个玩具,对一组儿童说比较抽象的道理“这个玩具很娇气,拿了很容易打破”。对一组儿童说,比如:“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结果得出:对3岁的儿童第一种(具体道理)比较有效,而对5岁童第二种(强调所有权)比较有效。

事实上,幼儿的道德感形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早,通常当一个孩子在满三岁之前,都没办法确定他的道德感已形成。他对道德、规范这些事情的感知是非常模糊的,他可能有某些行为上的习惯,但这并不代表说他有道德感,所以他对于攻击别人,对于看到别人的痛苦,他还没有明确的我们大人所说的同情心,因而幼儿园中经常会出现打人,抢玩具等攻击性行为。

塔夫斯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爱尔坎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感的人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诚实、正直、有修养、有爱心,你的孩子就会学着去做。”所以对于孩子道德感的养成,榜样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于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注意以身作则。如果承认在摔倒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脏话,那么想一想当孩子摔倒了之后会说社么呢?

2.给予表扬。儿科专家戴伦建议说:“不要批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而是要对屋子里整洁的角落给予表扬。切记:要审慎地使用‘不’”。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3.利用可教育的机会。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著名的寓言《狼来了》,以此来说明道理,教育孩子。

4.看孩子们所看到的。“如果孩子们没有受到监督而去观看暴力或淫秽的电视节目,他们在如何对待他人方面很可能就会获得某些错误的观点。孩子们是易冲动的,需要别人的指点才能形成好习惯。”

5.允许孩子做选择。这种做法使他们了解到他们的说话权受到重视。允许孩子做选择──即使是有关午饭吃什么的小事──也会使他们在将来能做出合乎道德的选择。

6.帮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引导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当他为了自己而抢了别人的玩具的时候,试着说“那个小朋友一定很难过,如果你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会怎么样?你会难过吗?”“如果哪个小朋友的玩具被还回去,他一定很高兴”。让孩子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争取在父母或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更多教育理论备考资料,请查看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频道。

责任编辑:郭爽

【关于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本质【三篇】】相关文章:

2024山东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 11-22

山东大学西部阳光第七届贵州支教感想范... 11-22

山东省五莲县公开招聘34名幼儿园教师公... 11-22

山东英语高考(通用16篇) 11-22

2023年10月山东自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荐】 11-21

2024年3月山东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20... 11-21

2024年国考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税务局公开... 11-21

山东大学西部阳光第七届贵州支教感想(合... 11-21

山东省五莲县公开招聘34名幼儿园教师公... 11-21

山东英语高考精选十六篇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