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二篇

2023-10-31 山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二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山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复习基础知识

回顾并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诗歌、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常见修辞手法、古代文化和名著等。可以通过学习教材、参考书和辅导资料来进行系统地学习。

2、突破点

语文的各考点中,有些考点是可以在短期内有所作为的,比如作文、诗歌鉴赏、社科文阅读等,只要方法得当,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突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以求得效果的最大化。

3、重分点

在语文考卷中,分值最重的莫过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占去了82分的分值,可谓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如果这两大板块得分可观,语文的总分自不待言。因此,大家在复习时可以将精力适当倾斜,让这两大块能够有很好的收获。

【篇二】山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10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宇宙的概念源于国外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其思想源头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科幻小说作家弗诺·文奇教授的代表作《真名实姓》,小说中黑客们可通过脑机接口将其意识映射进虚拟网络世界。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创造了一种和物理社会紧密联系的三维数字空间——Metaverse,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Avatar)进行交流娱乐,元宇宙“Metaverse”和数字化身“Avatar”的概念就此诞生。21世纪以来,科幻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机器人、梦境交互、VR游戏等场景丰富着人们对元宇宙的认知和想象。直到2021年,随着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字节跳动、脸书、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发布元宇宙战略,彻底引燃元宇宙热度,2021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目前来看,元宇宙作为综合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通信、交互等一系列DICT技术的集大成者,将同时影响作用于科技、经济、社会等多个纬度,因此不同领域对于元宇宙的认知及观点也各有侧重。

目前业内针对元宇宙尚未形成公认定义,但对于元宇宙关键特征的认知基本形成共识。形成以下六大核心特征。

全方位的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是衡量下一代人机交互性能的重要指标,元宇宙的沉浸感,不仅是传统3D图像空间或故事世界的沉浸感,更多的是社交沉浸感以及基于此而激发互动和创造内容的沉浸感。

数字孪生与数字原生:元宇宙可以映射物理世界、可以基于物理世界混合改造,即通过数字孪生,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感知物理空间全要素数据,完成多穴度高精度3D建模及驱动渲染,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虚实交互,塑造描述、诊断、预测、决策智能认知全过程,构建元宇宙虚拟世界。元宇宙也可以塑造一个独立于物理世界的数字空间,即数字原生,用于在数字空间中探索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体验。

虚实结合的空间:元宇宙是体验逼真的虚拟现实,现实的体验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还原,虚拟空间给平台、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创造性空间。

数字创造:元宇宙中,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创造者。

数字身份: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表现形式,进入虚拟空间时要建立一个账号并创建一个虚拟形象(数字身份),所有的操作基于该“身份”进行,即通过数字身份记录网络的行为与数据。

数字资产:用户创造的相关数字化资产。如何对数字资产进行“确真、确权、确价”以及流通交易,是元宇宙非常重要也极有前景的领域。

元宇宙阶段,信息主体由人扩展到智能体,使得信息创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未来元宇宙的信息将主要由智能体通过信息自生的方式产生,信息数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承载的信息量将得到极大丰富;同时得益于元宇宙无处不在且几乎无时延的网络、超高性能的算力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DICT技术,海量信息将得以高效处理并实时分发共享,使得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元宇宙虚实融合特征将实现用户视听嗅味触五感真实的沉浸式交互。可见元宇宙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信息交互方式的升维,将达到人类对信息资源创造、利用的新高度。

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促使全球主要国家对元宇宙持积极态度,积极探索相关政策,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深耕产业赛道,共同铺设元宇宙产业链,探索打造元宇宙标杆应用。2022年10月,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目前,元宇宙产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预计到2030年,元宇宙进入融合发展阶段。预计到2050年,元宇宙将进入成熟期,元宇宙渗透进入各个领域,并与现实世界形成深度融合,实现虚实共生的元宇宙终极形态。

无论业内对元宇宙的观点如何积极正向,元宇宙仍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包括伦理、隐私在内的一系列争议。例如:诚信问题、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等。虽然元宇宙赋予了人们新的身份,创造了全新自由的空间,但其包含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元宇宙必须控制和约束用户的行为,建立明确的伦理道德规范,以维护良好有序的生态环境。除了伦理道德问题,元宇宙完全数字化的生活可能导致信息的泄露或滥用,带来隐私问题;另一方面,未来元宇宙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是现在的数百倍,如此庞大的能量需求又将带来新的低碳问题。因此,未来不仅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立法监管等措施,积极寻求对于元宇宙的监管与利用,尽可能避免元宇宙发展带来的上述各种问题。

(节选自《新华文摘》2023年第8期《元宇宙:元起、眺望、觉醒》)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元宇宙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通过数字孪生,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虚实交互。

B. 元宇宙虚实结合空间中,既可以在虚拟空间里体验真实的世界,也可以实现现实的体验在虚拟世界中还原。

C. 元宇宙中,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创造者,可以充分体验到社交沉浸感、激发互动和创造内容的沉浸感。

D. 元宇宙中,每个用户通过数字身份记录网络的行为与数据,可以创造数字化资产,并对数字资产进行“确真、确权、确价”。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本来只是一个科幻概念,在技术、产业、资本的推动下,从科幻走进了现实,未来将与现实世界形成深度融合。

B. 元宇宙是一系列核心技术的集合,激发了新一轮技术革新,在科技、经济、社会等多个纬度产生了正向影响。

C. 当前,元宇宙信息主体由人扩展到智能体,信息生成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而实现了信息自生和信息创造。

D. 元宇宙赋予了人们新的身份,创造了全新自由的空间,但也让人们面临着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全球主要国家将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观点的一项是( )

A.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杭州亚组委推出“亚运元宇宙”平台,实现了用户以虚拟人方式游城、观赛、竞技等多种功能,用户还将在平台上见证亚运火炬传递、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

B. 中国第134届进出品商品交易会将于2023年10月15日—11月5日在广州举行,分三期线上线下融合举办,将展出16大类商品。其中,元宇宙产品的展出将极具吸引力。

C. 当地时间8月23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约翰内斯堡杉藤会议中心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8月24日通过视频方式出席了第三天会议。

D. 2023年3月6日,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钱包快付管理”中新增“微信支付”。这也是继支付宝后,在数字人民币App中可开通的第二大支付平台。

4.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元宇宙的发展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5. 为了让元宇宙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请根据元宇宙的发展状况,结合下图,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

【答案】1. B 2. C 3. A

4. (1)元宇宙引发技术革新(作为综合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通信、交互等一系列DICT技术的集大成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2)元宇宙虚实结合的空间和虚拟身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同时也产生新的伦理等社会问题,需要加强社会监管。

(3)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将赋能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各国共识。

5. 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理应对其持积极态度。

(1)把握新趋势,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元宇宙时空拓展性、经济增值性,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创新产业数字化新形态)

(2)支持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夯实新赛道。(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强数字孪生、XR、Al等元宇宙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元宇宙数字经济新赛道)

(3)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监管,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可以在虚拟空间里体验真实的世界”错误,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空间,所以“体验真实的世界”理解有误,属于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从而实现了信息自生和信息创造”错误,属把“未成事实”误当作“既成事实”。从第9段信息来看,“从而实现信息自生和信息创造”是对元宇宙未来的预测,当前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尚不具备信息自生能力。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宇宙”特征的正确理解。

A.根据元宇宙的核心特征可知,此举措是基于虚拟世界。

B.根据元宇宙的核心特征可知,此举措是基于现实世界,而非虚拟世界。

C.根据元宇宙的核心特征可知,此举措是基于现实世界,而非虚拟世界。

D.根据元宇宙的核心特征可知,此举措是基于现实世界,而非虚拟世界。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目前来看,元宇宙作为综合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通信、交互等一系列DICT技术的集大成者,将同时影响作用于科技、经济、社会等多个纬度”可知,元宇宙引发技术革新(作为综合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通信、交互等一系列DICT技术的集大成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从“全方位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是衡量下一代人机交互性能的重要指标,元宇宙的沉浸感,不仅是传统3D图像空间或故事世界的沉浸感,更多的是社交沉浸感以及基于此而激发互动和创造内容的沉浸感”“无论业内对元宇宙的观点如何积极正向,元宇宙仍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包括伦理、隐私在内的一系列争议……因此,未来不仅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立法监管等措施,积极寻求对于元宇宙的监管与利用,尽可能避免元宇宙发展带来的上述各种问题”可知,元宇宙虚实结合的空间和虚拟身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同时也产生新的伦理等社会问题,需要加强社会监管。

从“元宇宙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信息交互方式的升维,将达到人类对信息资源创造、利用的新高度”“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促使全球主要国家对元宇宙持积极态度,积极探索相关政策,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深耕产业赛道,共同铺设元宇宙产业链,探索打造元宇宙标杆应用”可知,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将赋能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各国共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从“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促使全球主要国家对元宇宙持积极态度,积极探索相关政策,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深耕产业赛道,共同铺设元宇宙产业链,探索打造元宇宙标杆应用”可知,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赛道、新载体,理应对其持积极态度。

从图中的“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基于原宇宙的时空扩展性、人机融生性、经济增值性,实现原宇宙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可知,要把握新趋势,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元宇宙时空拓展性、经济增值性,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创新产业数字化新形态)。

从图中的“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聚焦于数字孪生、XR、脑机交互、全息影像、Al和区块链等涉及原宇宙的核心技术突破”可知,要支持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夯实新赛道。(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强数字孪生、XR、Al等元宇宙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元宇宙数字经济新赛道)。

从“未来不仅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立法监管等措施,积极寻求对于元宇宙的监管与利用,尽可能避免元宇宙发展带来的上述各种问题”和图中的“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完善体制机制与原宇宙及相关行业自律机制,且从安全预警、风险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方面完善治理体系”可知,要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监管,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 红

①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

②“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

③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行人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

④“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⑤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象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

⑥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⑦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扭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⑧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趁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⑨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⑩“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

?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象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混在这些鬟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鬟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936年5月回忆哈尔滨生活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部分,写春意来到哈尔滨,营造了风暖人笑、花开草绿的春天氛围,既照应题目,又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场景。

B.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笔勾勒出汪林形象,一个漂漂亮亮、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我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

C. 文章第⑧段,“倒不如趁早把他们消灭掉”等语句,以汪林的视角和心理,展现出这位小姐对底层人民浓烈的憎恶之情。

D. 文章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结构谨严,展现了哈尔滨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场景,但重点不同,白天着重描写“点”,黑夜则着重描写“面”。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和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句意反复,固然写“实”,但也是写“虚”。

B. 第⑥段单独成段,不单纯是对春天环境的描写,而是充满感情的议论性文字。

C. 第⑨⑩两段画线句子中的“又”字,都颇具嘲讽意味,不着痕迹地展现人物特点。

D. 第⑩段画线句子,夜里人们看不见“嫩绿的芽子”,不单单是自然事实,也是象征性事实。

8. 本文题暖文冷,试分析文章题目“春意挂上了树梢”的妙处。

9. 本文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6. C 7. C

8. ①“春意”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②“春意”并没有给底层人带来温暖,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扩大了审美的张力。

③富有象征意味,意蕴丰富。饱含作者对真正人间春意的呼唤,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民众的悲悯情怀。

9. ①汪林等尽情享受着春意和乞丐、盲人感受不到春意的对比。汪林在春光融融的白日打扮得漂漂亮亮,逛街,晒太阳以及后文的换衣服,寄情书等与叫化子乞讨的可怜、街头卖艺人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②少数人的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的对比。春夜之中,作者集中两类人的夜生活,一边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狂歌疯舞,一边是饥寒交加,贫病交迫,哀号动地。

③自然的春景的温暖与亮丽与冻坏腿的乞丐无靠的盲人等的悲苦的对比。春天是真的来到了哈尔滨,但是这些悲苦的民众感受不到春天。

④作者对两类人不同情感的对比。以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通过对比,谴责人世间的不公,呼吁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以汪林的视角和心理,展现出这位小姐对底层人民浓烈的憎恶之情”错,不是汪林的视角,是作者的视角,“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趁早把他们消灭掉”是反语,表现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同情。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都颇具嘲讽意味”错,“‘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是郎华随便说着的玩笑话,没有嘲讽意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文章的标题。

①从结构看,文章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结构谨严,展现了哈尔滨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场景,“春意”贯穿全文。

②从内容看,“春意”本是暖色的,开头部分,写春意来到哈尔滨,营造了风暖人笑、花开草绿的春天氛围;而下文写叫化子乞讨的可怜、街头卖艺人的艰辛,“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春天是真的来到了哈尔滨,但是这些悲苦的民众感受不到春天,表明“春意”并没有给底层人带来温暖,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扩大了审美的张力。

③富有象征意味,意蕴丰富。萧红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题,正是用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饱含作者对民众的悲悯情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汪林等尽情享受着春意和乞丐、盲人感受不到春意的对比。“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汪林等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尽情地享受春意,“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象不存在似的”“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扭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而乞丐们艰难讨饭、卖艺,这两方面形成强大反差。

②少数人的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的对比。一边是少数人彻夜狂欢、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狂歌疯舞,一边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乞丐们饥饿交迫、贫病交加、哀号动地,这地方已没有真正的春天。

③自然的春景的温暖与亮丽与冻坏腿的乞丐无靠的盲人等的悲苦的对比。文章开篇写春意来到了哈尔滨,风暖人笑,花开草绿。在这样春意盎然的背景下,却出现了不协调的一面,“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④作者对两类人不同情感的对比。“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对快乐人群和哀哭人群的不同情感态度形成对比,用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玻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者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①。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彘之乱,宣王②在邵公之宫。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

(选自《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有删改)

材料二:

厉王说荣夷公,芮良夫曰:“王室其将卑③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荣公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而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④,王流于彘。

(选自《国语·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有删改)

【注】①兴:体现。②宣王:厉王之子。③卑:衰微。④享:献贡。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停顿处序号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川壅而溃①伤②人必多③民亦如之④是⑤故为川者决之⑥使导⑦为民者宣之使言

A. ②③④⑥ B. 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⑦ D.①③⑤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谤,文中指公开批评、指责或议论别人的过失,与《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中的“谤”意义不同。

B. 列士,文中指天子的属官,地位低于大夫,有时亦作“烈士”,此处与《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意义不同。

C. 庶人,文中泛指平民百姓,如《荀子·王制》“君子,舟也;庶人,水也”中的“庶人”就是这个意思;材料二中的“匹夫”也含有平民百姓的意思。

D. 谏,文中指臣子用言语规劝君主改正错误,一般指直言规劝,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谏”;其实,“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也含有“直言规劝”的意思。

12. 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引出邵公苦谏的缘由。

B. 为了谏厉王弭谤,邵公给为政者展现了一幅广开言路、政通人和的景象。从公卿列士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而后经天子斟酌,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

C. 文章结尾部分“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愤怒、反抗、暴动,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七个字,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深的思考。

D. 本文以记事为重点,邵公所谏之言,句句精警,前后都是比喻。深刻的历史教训,昭示古往今来的当政者,必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民言不可阻,民意不可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4. 两则材料都记载了“王流于彘”的结局,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哪些道理或启发?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怎么能够堵塞(百姓的嘴)呢?如果硬是堵住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2)我听后神情忧伤,整理了下衣服端正坐好,问朋友说:“为什么声音这样(悲凉)呢?”

14.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②统治者要善于纳谏,从善如流。③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推行善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河因壅塞而溃决,一定会淹死很多人,堵人民的口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之畅流,管理百姓的人要引导人民让他们说话。

“川壅而溃”中,“壅”和“溃”共同作“川”的谓语,句子结构完整,后面断开,即①处;

“民亦如之”中,“民”是主语,“如”是谓语,“之”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即③⑤处;

“川者决之使导”与“为民者宣之使言”结构一致,⑦处断开;

且“伤人”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即②处;“是故”是固定结构,“所以”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即⑤处;

排除有②⑤的选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公开批评、指责或议论别人的过失;诽谤。句意:周厉王暴虐,国人指责厉王的过失。/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B.正确。天子的属官,地位低于大夫;指志向远大的英雄。句意:要让公卿、大夫、官吏奉献讽谏诗歌。/有志之士即便到了晚年,他的壮志雄心也不会消沉。

C.正确。句意:平民托人将意见带给天子。/百姓独占财利。

D.错误。“一般指直言规劝”错,两句中的“讽”是“委婉规劝”的意思。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以记事为重点”错,应为以“记言”为重点。可以结合文章出处《国语》思考。也可以结合本选项“邵公所谏之言,句句精警”部分,进行推断。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胡”,怎么;“壅”,堵塞;“几何”,多久。

(2)“愀然”,神情忧伤的样子;“正”,端正;“危”,端正;“何为”,为什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结合材料一“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可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统治者滥施暴政,堵塞言路;“三年乃流王于彘”三年后国人便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可见,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

②结合材料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知,统治者要善于纳谏,从善如流。

③结合材料二“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而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可知,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推行善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厉王暴虐,国人指责厉王的过失。邵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厉王大怒,找来卫国的巫师,命他监察指责者。卫巫将指责者告诉厉王,厉王就将其杀死。国人没有人敢再说话,在路上遇见了,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厉王大喜,告诉邵公说:“我能够止息指责了,国人终于不敢说话了。”邵公说:“这是把人民的口堵住了。堵人民的口,后果比堵塞大河还要严重。大河因壅塞而溃决,一定会淹死很多人,堵人民的口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之畅流,管理百姓的人要引导人民让他们说话。因此,天子处理政事,要让公卿、大夫、官吏奉献讽谏诗歌,乐师向天子进献乐曲,史官献书,小师进献箴言,盲人朗诵讽谏诗篇,青光眼的乐师也参与诵读,各类工匠进谏,平民托人将意见带给天子,左右侍卫大臣进陈规谏,天子的同宗大臣弥补督察,瞽史以天道史事教诲,师傅老臣修饬政令,而后天子对各种意见进行斟酌,因此天子的一切行事才不至于与情理相违背。人民有口,就如同土地有山川,财富用度就是从山川生产出来的。土地有原、隰、衍、沃,衣食才从此产生。人民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才能体现出来。人民认为好的就推行,认为坏的就防范,才能使人民的衣食财用大大增多。人民先在心里考虑而后说出口,君王认为可行就推行它,怎么能够堵塞(百姓的嘴)呢?如果硬是堵住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国人没有人敢说话。三年后国人便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彘之乱发生期间,厉王儿子宣王藏在邵公家中,国人将邵公家包围起来。邵公说:“以前我多次规劝国王,国王不听从,所以才有今天的灾难。”

材料二:

周厉王喜欢荣夷公,芮良夫说:“周王室大概要衰微了吧!荣夷公爱好独占财利而不知道大难。利是由万物中产生出来的,是由天地所生成,假如要独占它,所带来的怨恨会很多。天地万物,人人都要取用,怎么可以独占呢?触怒的人太多而不防备大难,荣公用这些来引导您,您能长治久安吗?治理天下的人,应该疏通财利分配给上上下下的人,使天神百姓和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现在大王您却要效法独占财利,这怎么可以呢?百姓独占财利,尚且被称为盗贼,大王您如果也这样做的话,那么归附王室的人就少了。荣公若被重用,周王室必定败亡。”不久,荣夷公担任卿士,诸侯不再献贡,厉王被放逐到了彘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柯子

【宋】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以景语起,写山色昏暗、阴云密布、气温骤降,奠定了全词压抑的感情基调。

B. “啼红”喻指女子的眼泪,妥帖、形象地勾勒出浓重的水汽中花朵的情态。

C.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一句承上启下,转入对农业生产的描写,词意顿起波澜。

D. 下片将笔触伸向田垄阡陌,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不避风雨、终岁劳作的农民生活。

16. 请赏析“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答案】15. A 16. ①借代,用“蓑笠”代指农民,突出了农民的典型形象。②叠词,“朝朝”写劳作时间之长,“处处”写农田的四通八达,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③对仗,“蓑笠”对“沟塍”,“朝朝出”对“处处通”,对仗精妙,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奠定了全词压抑的感情基调”错误,从“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一句和下片农民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可知,此词的感情基调并不压抑。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意为: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

“蓑笠”,用草或麻编织成的斗篷以及帽子,一般是农夫樵夫及渔民用来遮风挡雨之物。此处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用“蓑笠”代指农民,突出了农民的典型形象。

“朝朝”“处处”两处使用叠词。“朝朝”,写每天都劳作,表现劳作时间之长;“处处”写到处是田地,田地之间四通八达,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

对仗,名词“蓑笠”对名词“沟滕”,动词性短语“朝朝出”对“处处通”,对仗精妙,言简意赅勾勒不避风雨、终岁劳作的农民生活,音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作者与友人寒冬登泰山途中的困难与艰辛。

(2)秦观在《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过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中“______,______”,以鸟鸣为主要描写对象,抒写了诗人暮色中沉郁苦闷的心情。

【答案】 ①. 道中迷雾冰滑 ②. 磴几不可登 ③. 金风玉露一相逢 ④. 便胜却人间无数 ⑤. 江晚正愁余 ⑥. 山深闻鹧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磴”“余”“鹧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小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日,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推出的“酱香拿铁”刷屏朋友圈。②一个希望拓展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传统白酒品牌,③正与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展开激烈竞争、亟待挖掘本土化优势的中国年轻咖啡品牌结合,④成为这个时代无数中国品牌成长、发展、探索的生动注脚。

传统品牌如何绽放新的光芒?这是如今不少中国品牌面临的课题。营销理论认为,一个品牌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老字号在时间的淘洗面前,也会面临品类窄化、形象固化的烦恼。__(1)__?近年来,从靠魔性广告出圈的五芳斋到推出抹茶冰激凌的吴裕泰,从进军饮品市场的同仁堂到与新品牌推出联名产品的稻香村,众多“中华老字号”、历史名品牌使出浑身解数,为的就是让老树开出新花。

传统品牌有传统品牌的烦恼,__(2)__。近年来,许多年轻的中国本土品牌持续发力,不仅能和外国品牌掰掰手腕,有些甚至实现赶超。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__(3)__,推出更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在咖啡中加入茶、白酒,在化妆品的设计上使用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汽车的设计上更多考虑中国家庭的实际需求,等等。商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比谁更懂用户,越来越多中国本土品牌,已逐渐找到那把走进消费者内心的钥匙。

18. 下列成语中不能替换文中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A. 分庭抗礼 B.势均力敌 C.平分秋色 D.半斤八两

19. 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8. D 19. 语句③可修改为:正跟与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展开激烈竞争、亟待挖掘本土化优势的中国年轻咖啡品牌结合。

语句④可修改为:成为这个时代无数中国品牌探索、成长、发展的生动注脚。

20. (1)如何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2)年轻品牌有年轻品牌的挑战 (3)中国品牌持续深挖本土资源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掰掰手腕”:一种比臂力和腕力的运动,引申为较量,比赛。结合语境“许多年轻的中国本土品牌持续发力,不仅能和外国品牌掰掰手腕,有些甚至实现赶超”可知,此处是说和外国品牌竞争角逐。

A.“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比喻平起平坐、相互抗衡或互相对立搞分裂、闹独立。此处用来表达相互抗衡,使用正确。

B.“势均力敌”: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此处用来表达彼此实力相当,使用正确。

C.“平分秋色”: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此处用来表达双方实力相当,使用正确。

D.“半斤八两”: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含贬义。此处用来表达双方实力相当,不含贬义,使用错误。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

③成分残缺,“正与……”缺介词,要在“正”之后添加“跟”。

④语序不当,“成长、发展、探索”错,要把“成长、发展、探索”改为“探索、成长、发展”。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此句的问号和上下文“老字号在时间的淘洗面前,也会面临品类窄化、形象固化的烦恼”“众多‘中华老字号’、历史名品牌使出浑身解数,为的就是让老树开出新花”,推断①处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怎样吸引年轻人消费,可以填入“如何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上下文“传统品牌有传统品牌的烦恼”“近年来,许多年轻的中国本土品牌持续发力……”,推断②处与前文句式对应,是阐述年轻品牌要面对的压力或挑战,可以填入“年轻品牌有年轻品牌的挑战”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上下文“许多年轻的中国本土品牌持续发力”“推出更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推断③处是说中国本土品牌不断挖掘本土的资源,可以填入“中国品牌持续深挖本土资源”之类的内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小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掌柜到任。辛德治明白了,他的恐怖不是虚的,“难过”几乎要改成咒骂了。周掌柜是个“野鸡”,①三合祥——多少年的老字号!——要满街拉客了!辛德治的背微得像个煮破了的饺子。②老手、老字号、老规矩——都随着钱掌柜的走了,或者永远不再回来。钱掌柜,那样正直,那样规矩,把买卖做赔了。东家不管别的,只求年底下多分红。

多少年了,三合祥是永远那么官样大气:金匾黑字,绿装修,黑柜蓝布围子,大杌凳包着蓝呢子套,茶几上永远放着鲜花。多少年了,三合祥除了在灯节才挂上四只宫灯,垂着大红穗子没有任何不合规矩的胡闹八光。多少年了,三合祥没打过价钱、抹过零儿,或是贴张广告,或者减价半月,三合祥卖的是字号。多少年了,柜上没有吸烟卷的,没有大声说话的,有点响声只是老掌柜的咕噜水烟与咳嗽。

(选自老舍《老字号》)

21. 文中画线句子都使用了破折号,请比较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22. 文中第二段使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21.第①处破折号表示语意插入。对周掌柜无视老字号,“要满街拉客了”行为的鄙视和愤慨。

第②处破折号表示语意强调(或语意的跃进),对三合祥辞掉老掌柜,痛失老字号的惋惜和忧虑之情。

22. 文中“多少年了”出现四次,形成间隔反复。突出强调了对三合祥老招牌历史积淀的由衷赞叹之情;对三合祥大气、规矩、自重的经营之道的敬意和留恋之情。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一处,“三合祥——多少年的老字号!——要满街拉客了!”使用双破折号,表示插入,“多少年的老字号!”是插入解释,“要满街拉客了!”表达对周掌柜到任,无视老字号行为的鄙视和愤慨。

第二处,“老手、老字号、老规矩——都随着钱掌柜的走了”破折号表示语意强调(或语意的跃进),“老手、老字号、老规矩”都指向钱掌柜,三合祥辞掉老掌柜,意味着痛失老字号和老规矩,破折号强化了惋惜和忧虑之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多少年了……”文中“多少年了”出现四次,形成间隔反复。

反复具有强调语意的作用,“多少年了”强调时间之长,也就是强调三合祥老招牌有历史积淀;“三合祥是永远那么官样大气”“三合祥除了在灯节才挂上四只宫灯……”“三合祥没打过价钱、抹过零儿……”“柜上没有吸烟卷的,没有大声说话的,有点响声只是老掌柜的咕噜水烟与咳嗽”从不同角度展现三合祥大气、规矩、自重的经营之道,语含敬意和留恋。

五、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鲁迅的杂文集《热风》里,有一篇《生命的路》。这是鲁迅第一次给“路”下定义:“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一年多后,他又在《故乡》中说出了经典的一句:“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二篇】相关文章:

2024山东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 11-22

山东大学西部阳光第七届贵州支教感想范... 11-22

山东省五莲县公开招聘34名幼儿园教师公... 11-22

山东英语高考(通用16篇) 11-22

2023年10月山东自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荐】 11-21

2024年3月山东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20... 11-21

2024年国考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税务局公开... 11-21

山东大学西部阳光第七届贵州支教感想(合... 11-21

山东省五莲县公开招聘34名幼儿园教师公... 11-21

山东英语高考精选十六篇 11-18